景观亭、灯光秀...唐闸“踏子桥”重装上阵,为古镇添颜增色 | 南通发布


唐闸古镇,架在通扬运河上的杨家湾便桥,连接起河东路与北市街。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维修改造以及亮化工程,这座便桥于元旦起“重装上阵”,不仅方便行人过河,更为唐闸古镇添颜增色。

(老桥面貌)

(新桥面貌)

  古老的通扬运河在唐闸古镇历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但缓缓流淌的河水却也是两岸交通的阻碍。上世纪60年代,唐闸大桥的修建让两岸交通更加畅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座大桥不能满足两岸生产生活的往来。1981年,在唐闸大桥往北约一公里处,一座人行便桥应运而生。

  由于这座便桥两端的引桥设置为楼梯,行人在上下桥时需要“一步一踏”,其也被当地居民成为“踏子桥”。一直以来,这座便桥默默地发挥着其重要作用,虽不及唐闸大桥上般热闹,但也却是行人、电动车络绎不绝。

  去年7月,杨家湾便桥维修改造工程启动。唐闸古镇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科负责人冯春介绍,通扬运河在唐闸古镇总体规划布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河道上的景观桥梁设计不仅要与唐闸古镇功能定位相协调,也要体现唐闸古镇的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桥梁景观。

  因此,此次改造工程在原先便桥基础上对结构进行加固以外,桥面栏杆更换为铁艺栏杆、引桥墙面采用浮雕装饰、桥体侧面采用橘红色真石漆装饰……无论是颜色还是造型,都融入古镇环境。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引桥两头还修建了民国风格的景观亭,给行人、游客提供一处休憩、避雨、遮荫的空间。“由于亭顶形似清朝官帽,这座便桥现在也被当地人成为‘状元桥’。”冯春说,也希望来此游览的游客到桥上走一走,看一看两岸风景,感受状元张謇以及中国工业遗存第一镇的气息。

  河东新村居民姜先生,工作地点在河西,每天至少四次步行过桥。让这个地道的唐闸人感慨的是,如今,踏子桥颜值高、内涵深,让工作、生活在古镇的人幸福感、荣誉感满满。

  亮化工程也是此次改造的“重头戏”。夜间,随着音乐节奏,杨家湾便桥还玩儿起了“灯光秀”,为古镇“夜生活”增添光彩。冯春介绍,唐闸古镇以通扬运河为主景观轴,打造“一轴、一环、八廊、多节点”景观结构,为市民、游客展现古镇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