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春晚陶冶“大”情操 | 如皋新时代文明实践给村民送去新春“大礼包” | 南通发布

“金鼠迎春春生笑脸,银鹊报喜喜上眉梢;锣鼓喧天欢歌阵阵,幸福凌青喜气洋洋。凌青村的父老乡亲们,‘和谐凌青· 乐享幸福’我们的村晚现在开始……”15日下午2时许,当主持人、如皋市如城街道凌青村村民刘冬雯和吴雨婷话音刚落,伴随着喜庆的乐曲,顾文梅等10名村文艺志愿者登台表演腰鼓《开门红》,台下700多个座位没有一个空位,就连人行通道也挤满了观众,一双双眼睛直盯舞台。

凌青村9名村干部第一个登台,来了个脱口秀《说说我们的凌青》,他们为民服务激情澎湃,绘制的惠民新蓝图努力可期。演奏萨克斯独奏《北国之春》、京剧清唱《游龙戏凤》、放歌《草原夜色美》的都是凌青村民,草根明星的精彩表演,换来台下掌声如潮。

赵剑平是上台表演者中最年长的演员之一,他与吉兰华为大家献上一曲合唱《为了谁》。今年80岁的赵剑平从如皋市交通局退休以后,曾经三次创业,2013年来到凌青村流转300亩土地,创办三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创业之余,他在村民中进行理论宣讲,将党的新思想、、好政策、好举措及时传递给大家。此次“村晚”,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正平特地为赵剑平和另一位志愿者张成玉颁发“理论宣讲志愿者”聘书。

“有了这个聘书,我就正式‘上岗’啦!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我相信大家的力量合起来就会很大,乡村振兴通过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会实现。”赵剑平举着手里的聘书说道。

“这个节目很有意义,对当下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村民来说,无疑是上了一堂教育课。”13组妇女吴庆珠一边看小品《我该这么办》,一边说。小品呈现的是村里发生的一件事,公公去世了,丈夫死活要装棺土葬,担任村干部的妻子苦口婆心说服不了,幸亏丈夫的姐姐及时赶来解围,放了公公生前交代后事简办的录音:“老党员,生前服务百姓,死了决不与子孙争地,遗体火化后骨灰安葬到村里的公墓……”听了父亲的要做殡葬改革带头人的遗嘱,丈夫这才同意丧事简办。

运用木偶戏宣讲深奥的理论,《偶来讲习》第一次出现在村晚上,后边的村民踮起脚尖儿观看。故事借助于木偶戏,讲述了村支书扶持规模化养殖、环境监督员监督养鸭大户转型生态养殖的故事,既生动有趣,又启发村民:“发家致富的项目要上,但绝不能走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眼前利益的老路。”

“凌青好妯娌”“凌青好婆媳”“凌青文明家庭”颁奖仪式,将整场“村晚”推向了高潮。如皋市领导刘向阳、高峰为2019年村里涌现出的一批文明典型颁发荣誉证书,并为每人都送上一盏“好人灯笼”。“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礼物。”20组的村民冯瑞是文明家庭的代表,颁奖前,她上台讲述了自己婆婆多年悉心照料百岁奶奶的感人故事。

凌青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村民自编自演了这台“和谐凌青·乐享幸福”小村春晚,村民们在家门口“嗨翻天”,浓浓的年味儿洋溢在大家的笑脸上。如皋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峰告诉记者:“今年如皋各镇(区)陆续举办村民喜闻乐见的村晚,既满足村民高质量的精神生活需求,还自编自演移风易俗、《偶来讲习》故事,通过寓教于乐,引导广大村民过一个祥和、欢乐、节俭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