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社区“90后”,在这场“战疫”中淬炼成熟 | 南通发布

  在人们的意识里,“90后”是一个常与“自我个性”相联系的代际群体。他们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时代,在最好的舞台上追求着自我的个性。但是,面对疫情,这群90后甘愿将自己视为最平凡的个体,汇入抗疫的大军之中。

  崇川区城东街道板桥社区的陈扬,就是这样一个“90后”。13日晚上10点,他还戴着红袖套,在简易的帐篷外,搓搓手,跺跺脚,呼呼气,在本应沉入睡梦的时间,守护着他的小小“城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2003年非典,全世界守护我们“90后”;2020年,换我们“90后”守护这个世界。”这个刚刚结婚的小伙儿和他的爱人,一个在基层坚守一方土地的和平,一个在教育前线坚守一方。

  从1月30日至今,这位最普通的“后备军”,事无巨细尽职尽责。前期的小区封闭,他拼尽全力反复上门排查,清运点位垃圾,搭建帐篷,微信步数上他跻身前列。最近的卡点检查,他在冷冷清清的点位,戴起红袖套,手执小喇叭,身穿一次性雨衣,拦停每一辆车,询问每一个人,登记并测温。有时候连午饭都来不及吃,就去排查外地人口,每次回到卡点位置时,饭菜早已经凉透,他干脆拿着午饭去帐篷里吃,吃完直接坚守岗位,他称之为“无缝衔接”式站岗。

  可他毕竟也是个普普通通的“90后”,父母和家人总会担心。在微信里,他最常回复的两个字就是“放心”。请家人放心,“90后”已经长大,短暂的陪伴是他们最长情的告白;请社会放心,历经风雨,方能守望彩虹;请国家放心,疫情不结束,他们不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