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夜间,一场雪降临通城。正是临近半夜,雪花纷纷扬扬,寒风越发凛冽。高速开发区出口,司机摇下车窗探出头来,车内车外的温度完全是两个世界。“体温正常了。”给大货车司机测量完体温后示意司机可以离开,夏维亮又将红外电子体温计探头紧紧捂在了掌心中。
为了严防新冠肺炎疫情输入扩散,自今年1月底开始,南通各高速出口均安排了医务人员进行体温监测。自1月26日开始,南通瑞慈医院24小时,每天3班,每班8小时,派遣医务人员配合交通管理部门在高速开发区出口执勤,累计100人次参与了体温监测任务。这天的下午5点到凌晨1点,当班的是南通瑞慈医院普外科的年轻医师夏维亮。
“太冷了,我手也不暖和,后来就拿暖宝宝捂着。” 便携式红外电子体温计要求的工作温度是22-26度,开发区出口空旷又靠近江边,白天风就大,温度要比市里低得多。到了夜间,温度更是降至零下。温度过低,温度计就不能正常工作。为了确保测得的数据有效、真实,夏维亮一直将电子体温计攥在手心里,试图用体温捂热温度计。雪花拍打在他的身上,又融化成雪水弄湿了他的脸颊和眼镜片,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他手上的皮肤,手指头有些刺痛和麻木。“手冻着是小事情,漏查错判可要出大问题。”担心体温计不能正常工作,夏维亮拿出了医院预先准备给他御寒用的暖宝宝,将红外电子体温计裹了起来。“很多人去湖北支援,其中也有我的同学,我也特别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晚上太冷,年纪大的或者女同志会坚持不住,我年轻扛得住。”夏维亮说,笑声是一如既往的爽朗。
高速出入口是防输入的重要关口,防控责任重大。接到防控任务后,南通瑞慈医院的医务人员纷纷报名,为了保障临床工作的正常运转,行政后勤人员也主动请缨。白天虽然温度要高一些,但是8小时的监测任务结束,一天下来不少女同志的手都冻肿了。体恤女员工们的不易,男同胞们主动承担起了夜间的监测任务。
大疫当前,瑞慈人没有缺席。在突发疫情面前,瑞慈医院敢于直面疫情,承担起开发区的公共防疫责任,积极主动采取各项应对举措,全院员工空前团结,甘当开发区人民的坚强后盾。(图片由瑞慈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