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栟茶:90后“吉祥三宝”奋战“疫”线有担当 | 南通发布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哪有什么看淡生死,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党员前辈的样子,砥砺前行……这不,如东县栟茶镇3位“90”后党员放弃了家里的舒适生活,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疫一线,保证农村防疫不留死角。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吉祥三宝”。

吉祥一宝叶勇志:希望带动更多人参与抗疫

叶勇志家住大窑村6组,是一名现役军人,中共党员,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郑州校区学员。

“8号晚上,我从南通回来,一路上看到很多卡口,然后有人在执勤。我们村也设了卡口。”记者联系叶勇志时,他正在村里的小窑桥卡口上执勤。9号,得知村里要招募志愿者,他想也没想就报了名,当天就上了岗,为来往通行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这一个多星期以来,几乎每天都能在卡口上看到他的身影。

叶勇志说,他希望能带动村里更多年轻人,参与执勤、参与抗疫,为大窑村的防疫工作贡献力量。

吉祥二宝杨鹏程:筑牢安全第一道防线

“经过村里的卡口,看到志愿者们的脸上已经满是疲惫。作为一名党员,我就再也无法安心呆在家里了。”杨鹏程生于1994年,去年刚退伍。看到基层干部在卡口上日夜工作、在村里东奔西走,他坐不住了,跑到江安村党群服务中心,表达了自己想要参与疫情防控的决心。

第二天一早,他主动来到村里的监测点,一张桌子、一只体温计、一支笔、一份登记表及几份宣传手册,办公用品虽简单,却是保障村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有些车主想着反正是开车,无所谓戴不戴口罩。我尽量劝说他们戴上口罩才让他们离开,虽然容易得罪人,但也是为了大家着想。”杨鹏程表示,这是他身为一名党员的担当和责任。

吉祥三宝缪航:在卡口上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

“您好,请问您从哪里来?要去哪里?有没有发烧咳嗽等情况?”“请您配合,我量下体温……”这几天,港头村监测点常能看到缪航的身影。

与杨鹏程一样,缪航也生于1994年,也是一名刚退伍的军人。自从穿上了志愿者的衣服,缪航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晚上还坚持开展夜间巡逻执勤,村里人问他“累不累”,他摇摇头,表示自己还能坚持。

在部队就担任文书工作的他,还利用起自己的特长,一口家乡话听起来平平无奇,却蕴藏着大道理,村民们总能被他说得心服口服,从思想上筑牢农村第一道防线。缪航说:“有人觉得,他就在村里转转,又不出远门,戴口罩又闷又难受,再加上很多人没有勤洗手的习惯,我就想些通俗易懂的话,既要让他们听进心里,又不觉得被说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