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防控以来,市区各大医院都建立起了发热门诊,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南通已经连续多天无新增确诊病人,昔日忙碌的发热门诊,病人也呈减少趋势。21日,记者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了解到,随着复工潮来袭,发热门诊的压力依然不小,医务人员依然全副武装,坚守岗位。他们表示:“绝不能掉以轻心,现阶段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撤退!”
严防死守,不放过一例可疑病例
发热门诊是此次抗疫的前沿阵地,负责筛查及留观疑似新冠病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三院发热门诊已成功筛查出多例核酸检测阳性确诊患者。“必须确保零疏漏,既不能造成门诊病人的交叉感染,又不能把隐形感染者或者无症状感染者分流到普通病区,那所有的努力将前功尽弃,这个风险太大了!”该院发热门诊护士长张琳说。
患者来到三院门急诊后,首先由高年资专业医护人员进行预检分诊,可疑患者会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然后,由发热门诊医务人员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测量体温、指脉氧并做记录,引导患者挂号就诊,门诊患者多的时候要维持好就诊秩序,保持患者距离,对陪同的家属指导做好防护。医生诊疗后根据患者病情开出新冠核酸、甲乙流咽拭子、血常规、胸片等检查单,护士则为患者进行咽拭子采样、抽血、安排胸片及CT检查,详细登记患者信息。“这是门诊区域的医务人员需要完成的工作。”
可疑患者按要求需要留观,经门诊护士采样等处理完后通知留观区护士安排床位,疑似患者单独一间,轻症患者一般不做治疗,只是留观。“留观区的护士定时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病情。病情重或伴有一些基础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这类病人我们也会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治疗并且加强巡视。”张琳介绍。
留观结束以后,排除了新冠肺炎可能的病人就可以到相应专科处理或安心回去。如核酸检测筛查确诊阳性则收至隔离病区。个别病情复杂暂不能明确的,继续留观由院内专家会诊。张琳解释,“我们有一套非常规范严格的诊疗清单、诊断标准,发热门诊留观一般不超过48小时。”
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该院将感染病门诊一楼诊室紧急改造,进一步扩充了发热门诊的留观床位,对整个发热门诊的通道也进行了重新改造,尽管环境相对简陋,但流程规范,完全符合要求。
火眼金睛,辨别“李逵和李鬼”
市三院原来开设的发热门诊有2个诊室、4个留观床,一般不做特殊治疗,但随着二代病例的产生,流行病学指征不明显,“大发热门诊”概念逐渐建立。本着“不能放过一个”的原则,所有不明原因的发热或者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都会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如今该院的发热门诊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全科门诊+不是病区的病区”的格局,病患比较杂。
记者了解到,该院每天门诊和急诊预检分诊台都会预检过来不少病人。普通感冒、急性胃肠炎、扁桃体感染都可能导致发热,而经急诊预检过来的病人病情相对都比较重,比如老年人慢阻肺、各类创伤后、恶性肿瘤等患者出现发热同时,可能合并肺部感染。因此,在这个疫情特殊时期,他们的留观鉴别就特别有必要。
病情多样复杂,给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挑战。为强化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工作,该院进一步充实了高年资呼吸科、感染性疾病专科医务人员。医务人员为了避免上厕所,工作期间不吃不喝,夜班经常不知道患者什么时间会来,医护人员换好防护服在发热门诊里面一坐就是一夜。他们摘下口罩和护目镜时满脸都是勒痕,脱掉手套时,手上常常因过敏而泛起了小红点。
即使这样,所有人没有一声怨言,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筛查每一位就诊患者。“我们是24小时值班制,一边处理门诊病人,一边治疗留观患者,病区里所有的抢救设施,包括抢救车、吸引器、氧气筒、无创呼吸机等我们都有。基本上跟病房的配备是一样的,随时能够处理各种应急情况。”副主任医师毛丽萍如是说。
真情暖心,爱心相伴“灰色24小时”
发热门诊留观病人形形色色,大多数都非常焦虑。隔着厚厚的口罩,医护人员都能感受到他们的不安,他们常常不停地询问着检查结果。
“留观的24小时,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煎熬。”张琳介绍,实际上,对患者的安抚工作从门诊接待的时候就开始了。有的病人在门口徘徊,不太愿意进来,因为他觉得进来以后好像就被关起来了;还有的病人,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经过一些诊查,要求他留观,抵触情绪就出来了;个别留观的老人在里面吵着要回去,医务人员则积极地联系他们的家人,做其思想工作,最终还是让他们安心地留下来了。
“不着急,慢慢来,再等一等。”医护人员不停地重复。为了安抚他们,发热门诊护士保雯雯对患者采用了“幽默安慰法”:“买彩票的时候也没见到中500万吧,这次你肯定也不会这么轻易就中标的。”很多患者都被她逗乐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
发热门诊接待的病人中还有些是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史的,患者会特别紧张焦虑,留观区护士张玲玲等人利用空余时间主动沟通聊天让他们放松,并教会其“七步洗手法”,尽心尽力地陪患者度过“漫长”等待期。
在发热门诊,护士们还细心放置了一个“爱心箱”,里面准备着口罩、水杯、卫生用品、食物等爱心物资。
原来,有的病人来院就诊以后就被留观了,什么都没有带;也有的门诊病人检查时间较长,错过了食堂供餐时间。此时,“爱心箱”就发挥了作用,医护人员自己带的点心,社会爱心人士送来的一些面包、苹果、泡面等都放在箱内,免费供留观患者取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在这里安心诊疗。”张琳说。
复工热潮下,发热门诊的坚守成了防控阻击战中关键的一环,更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防线。市三院表示,他们将全力以赴坚守,只为了在疫情防控战场上不辱使命,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