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袒露心声:“我要隔空给医护人员一个大大的拥抱!” | 南通发布

2月21日,从我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再次传来喜讯,该院第8批患者治愈出院。26岁的贾先生是此次出院的4名确诊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出院前,贾先生分享了他住院期间的种种感受。

感谢新生,致敬白衣天使

贾先生是云南昆明人,目前在上海从事酒店经营和管理工作。“我女朋友是江苏东台人,1月23日我从上海回东台,当天晚上就感到头疼,以为是感冒,就自己吃了点感冒药。”1月25日,贾先生去东台当地医院就诊,2月4日转入南通三院隔离病区治疗。

经过17天的隔离治疗,21日,贾先生治愈出院。“现在心情非常激动、非常高兴,可以说今天是我感染了这个病以来最开心的一天。”他说,自己特别想对这些天来精心治疗护理的医务人员说声“谢谢”,是他们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这段时间与白衣天使们朝夕相处,让他感到了人间大爱和温暖,“我要隔空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出院前,贾先生还激动地表示,他也要向科研人员、护国之师、民间志愿者,还有很多不愿留下姓名的爱心人士致敬,他们或奔赴一线,或无私奉献,都是最美的逆行者、最可爱的人。“其实,我知道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父母、妻儿,但他们为了我们早日痊愈,扛起了身上的责任、担当,在这里我由衷地祝福他们健康、平安。”贾先生说,他希望国家能进一步重视在各个岗位上默默付出的一线人员,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国之栋梁”。

每天感受着满满的“正能量”

当问及治疗期间最大的感受时,贾先生坦言,“首先是医护人员的尽心尽责,让我非常感动。他们穿着厚实的防护服、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我检查、治疗真的很不容易。虽然在重重保护下我看不见他们的脸,但他们早已是我心目中最美丽的天使。”

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贾先生的心理疏导,也让他感到十分暖心。“他们一直鼓励我,对我说:‘你还年轻,身体条件好,不要有心里负担,只要保持好的心态,积极治疗,一定能早日康复。’” 贾先生说,他几乎每天都听到这样的鼓励,医护人员每天都会主动找我聊天、为他打气。可以说,整个住院期间,不管白天黑夜,这种“正能量”一直伴随着他。

由于贾先生是云南人,他不太习惯医院为患者准备的饭菜。“所以很多时候我会在手机上点外卖,医护人员都非常热情,他们不但亲自把外卖送到我手上,同时还不厌其烦地给我提供专业的饮食建议,指导我怎样吃才能保证更好的营养。”贾先生说,虽然都是一些小细节,但他从中感受到南通三院医疗服务的人性化。

隔离治疗不耽误工作和学习

刚入院时,贾先生很担心治疗期间会感到无聊、无助。“可是真的住院了之后,这一切疑虑都烟消云散了。”贾先生笑着说,自己就是从事酒店经营管理工作的,病房有得吃有得睡,还有医护人员给他治病、陪他聊天,安慰他、鼓励他,比住酒店还要舒服和贴心呢。

作为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贾先生隔离治疗期间一直很关注疫情的相关新闻,还有各类对医务工作者的宣传报道,“这些新闻让我很感动,也更有信心了!”由于患者可以自由使用手机,住院期间,贾先生还通过手机微信以及相关的平台远程工作,有条不紊地处理酒店管理的相关事务,该做的工作一点也没落下。他说,这场疫情对酒店服务行业来说打击挺大的,所以他也正好利用住院的时间多学习一些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心怀感恩,帮助更多流浪儿童

被确诊新冠肺炎,并在通接受隔离治疗,对于贾先生而言,是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我曾去过很多地方,也看到了很多不同人群的生活遭遇,比我不幸的人有很多,你却往往能从他们脸上看到笑容和坚强。”贾先生说,这次生病也让他更加懂得感恩,尤其是住院期间,他得到了很多热心人士的关心,他都铭记在心。今后,他也会将这份爱传递下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别人,特别是一些流浪儿童。他打算聚集民间的爱心力量,共同去关爱、呵护流浪儿童,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健康、茁壮成长。

新冠肺炎疫情也让贾先生看清了生命的脆弱与健康,“我们要活在今天、活在当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珍惜时光、把握现在,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目前,全国还有很多新冠肺炎患者正在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对于这些“病友”们,贾先生也表达了勉励:“我希望各位病友积极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不要抱有负面情绪、不要自暴自弃。其实就是生了病让自己休息几天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换个角度来说,也是人生的一种难得的体会和经历。我一直坚信春天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