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模块化管理 将病毒关在门外丨驻企联络组助力港闸企业复工复产 | 南通发布

“你好,测一下体温,登记一下。”25日,记者按照保安的要求,走进国强路1号、港闸区秦灶街道八里庙村社区辖区内的青川园区。园区内的4家企业均已复工,秩序井然。华越服饰公司负责人周云对记者说:“多亏了驻企联络组的协调帮忙,让我们能这么快复工。”

秦灶街道八里庙村社区位于港闸、通州和崇川三区交界处,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该村社区有大大小小300多家企业,小型工业园区多达30几个,园区内以小微企业居多。该村社区外来人口众多,环境错综复杂,民宅与厂房混杂,生活区与生产区混杂,企业情况各异,给连日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驻企联络组带了不小的难度。

市委组织部的徐峰和港闸区委宣传部的王俊荣同在一个驻企联络组,和街道、村里的同志挂钩其中的22家企业。针对企业分布在数个园区这一实际情况,联络组研究出一套以工业园区为单元的模块化管理模式,通过入驻企业员工向企业承诺,入驻企业向园区主承诺,园区主向入驻企业、员工承诺的互相监督、群防群治的管理方式,明确园区主、入驻企业、员工三方责任,以园区为单位形成有效封闭式管理,切实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最大程度将病毒拒绝在园区门外,助力企业快速复工复产。“我们要求各方签署承诺书。”王俊荣解释,“承诺书并不是固定格式,而是根据园区实际情况修订,比如:有的园区要求运输车辆进入后驾驶员不允许下车,有的园区要求快递员只能将快递送到大门口……对于各项承诺,园区各方在协商一致后执行。”

模块化管理,使园区有了“指挥员”。徐峰、王俊荣所在的联络组驻企期间对复产复工申请材料严格把关,对每个要求复工的企业想方设法促成复工,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安排没有任何异议的员工作为首批人员先行复工。待企业复工复产后,驻企工作组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根据企业订单情况,不厌其烦,上门服务,促成二批、三批企业员工复产,多家企业已经步入正常生产的轨道。华越服饰公司负责人周云介绍:“联络组向我们提建议,让市区员工先复工,并指导我们准备防疫物资、填报相关表格,我们成了港闸区首批复工的企业之一。我通过微信告知日本客户复工的消息,对方大加赞扬,竟然把其他地方的订单也转到我们公司来了。目前,我们公司的订单量已经达到1700万元,生产任务已经排到了5月底。能有这样的业绩,联络组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