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伊始,南通市疾控中心的3名同志就被紧急抽调至市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办公室(后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从1月21日至今已持续奋战两个月,在默默奉献和坚守中为疫情防控贡献着南通疾控人的专业力量。24日,记者带着敬意和感动走近了他们。
时刻警惕,确保每一条数据都准确无误
戴垚垚是市疾控中心办公室(应急办)的一名“85后”主管医师,在借调到市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办的当天,她就当即开启连夜奋战模式。截至目前,她先后承接公安提供的近4000多名重点地区来通人员信息追踪工作,及时分解数据到各县市区,确保落地即查。同时,她还协助鉴定与购买应急物资。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后,戴垚垚主要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各类高危人群信息,实现“提前排雷、消除隐患”;每日收集各县(市)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疾病监测、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场所消毒和留验站防控情况、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展等情况;追踪、更新四类人员信息,收集掌握入境船员信息,协助公安做好“易来通”健康码推行应用工作等。
两个月来,这位年轻的党员每天加班加点,几乎从未休息。“统计数据意义重大,涉及到对外信息的公布,同时也是领导作出科学决策的有力依据,我必须确保每一个数据不能有一点点错误。”戴垚垚坦表示,在指挥部工作的每一天,她的压力都很大,本着对数据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各县市区上报的数据逐一认真审核,发现异常立即与基层核实,不敢有一点点的疏忽和大意。
使命在肩,参与多项“第一”的工作
参与疫情爆发后第一辆来通列车的密接协查、市第一例境外患者密接回国后的追踪管理工作、第一起“紧急扩散寻找患者接触人员”的后续追踪排查工作……这些“第一”的宝贵工作经历,让市疾控中心慢性传染病防制科主治医师符剑心生自豪,更倍感责任重大。
“外派支援以来连续40多天没有休息,最长一次近40个小时未休息。”作为一名80后党员,符剑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他告诉记者,疫情暴发后,他协同公安部门紧急开展“武汉返通车辆及人员管控工作”,切实做到车辆、驾乘人员、密切接触者“三见底”;每天对各部门、各条线汇集的大量信息数据加以筛选分析,及时上报供领导决策,并根据数据汇总情况调度前线战疫人员。“对于每一个任务、每一个数据都不敢掉以轻心,不容一丝大意。”
随着当前疫情的好转,符剑的工作重心又放到了服务复工复产中来。他协同参与三批“点对点”集中接运企业外地员工的医务人员选派和物资准备工作;保持与公安、信息部门、民航及铁路部门的对接,负责往来协查密接人员的追踪管理工作,相关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统计工作,其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指挥部领导的高度肯定。
严防境外输入,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
“2月24日23时许,我接到举报电话,一名代购刚从韩国回通有可能接触过韩国确诊患者。”凭借职业敏锐,市疾控中心门诊部主治医师丁陆明在当时海外疫情还不严重的情况下,立即汇报并在公安协助下进行协查,最终找到该入境人员并对其实施严格的居家隔离观察,有效防止疫情传播风险。
对重点地区及有重点地区旅居史人员加强监测和管控;起草南通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每日通报;做好入境人员追踪管控工作,分地区进行“点对点”发送,确保做到“人人有去向”,不让一人失管;组织开展各地防控指挥部的预防控制组、市直医疗卫生机构数千人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方案视频培训工作;制定《全市工业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口袋书》,切实保护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参与24小时值守,及时答复各类热点问题,协调解决部门间、地域间联防联控难点事务……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每天,丁陆明都忙得像陀螺一样,可他从来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
“现在境外输入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更应该提高警惕,我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疫情不结束,我绝不撤退!”这位38岁的“白衣战士”坚定地说。(图片由市疾控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