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如东县人民法院3位法官受邀走进如东县双甸镇网格一线,结合农村多发易发矛盾纠纷,对网格员开展普法宣传,现场解答法律问题,并开展纠纷调解指导,收集社情民意。
当天,在镇网格办、司法所、镇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3位网格法官走进鹤井村、石南村、高前村3个村居,针对村民提出的收养关系纠纷、集体资产盘活处置问题、闲置土地流转等问题进行了调解讨论,切切实实为百姓解决了问题。
“谢谢刘庭长帮我们调解,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我们很多年了。”在如东县双甸镇鹤井村村委会,村民宋红梅不停地向如东县人民法院刘俊庭长道谢,感谢他帮忙现场调解了一起困扰多人、多年的收养关系纠纷。
原来,秋秋是一名找不到亲生父母的弃婴,自幼由宋红梅及其爱人照顾。2011年11月,29组一村民依法在民政部门办理了收养手续,成为秋秋的养父。但一直以来,由于该村民没有固定收入,且年龄渐大,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照料、教育和抚养好秋秋,秋秋仍然与宋红梅一家生活。宋红梅说:“多年前,我们就提出要解除收养关系,但一直以来都没能解决。这次刘庭长一行深入鹤井村、深入网格,当天就帮我们调解成功,真的太感谢他们了。”
据了解,去年11月,双甸镇与如东县人民法院主动对接,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社会治理目标,法官走进网格,“格格”联系法官,全镇116个网格均与网格法官挂钩联系,实现了“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全覆盖和实质化运行。
双甸镇政法委员吴熙介绍,春节前,各相关单位就开会讨论了“法官进网格”制度的具体实施,没想到受疫情影响,直到3月这项工作才具体落实。
“刘庭长说他们过来的目的就是帮村民解决法律问题,只要是他们的职责范围,他们一定帮忙解决。村民、网格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法律诉求及相关意见建议。”吴熙介绍,针对高前村闲置土地流转的问题,刘庭长一行人不仅与镇村干部共同商讨了流转方案,还围绕网格员和网格法官如何更好对接进行了讨论,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法院网格法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法律帮助、法制宣传以及辖区网格员配合法院送达、调解、执行等方面工作开展了进一步探讨。
吴熙表示,法官依托网格,对接基层,履行指导民调、联动化解、法律咨询等职能;网格协助法官,充分发挥人缘广、地形熟、消息灵等优势,打通了法院部分案件的文书送达、执行查人找物方面“最后一公里”;依托“法官进网格”工作机制,二者在基层综合治理上正产生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