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没有旁观者!援鄂医护人员的家国情怀 | 南通发布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南通138名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选择了选择逆向而行。然而,在他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家庭,有年迈的父母,有年幼的孩子,都在为之成为最坚强的支撑,这是因为他们及家人都有着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1日上午,记者采访了首批援鄂返通休养结束,正准备回家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代表,让我们了解下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

 

孙卫父女俩——

令人尊敬的英雄家庭

“爸爸,我回来了!”1日早上,当南通援湖北第四批医疗队队员、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孙卫见到已经两个多月没见的父亲时显得有些激动。“丫头你回来就好,你是全家人的骄傲,我为你自豪!”孙卫的父亲孙奎良红着眼眶拉着女儿的手说。

孙奎良是一名退伍老兵,曾服役于中国十大王牌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军人出身的孙奎良从小对子女的要求就很严格。孙卫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虚心好学、任劳任怨,是医院的护理技术标兵。

而据记者了解,其实孙卫一家都令人尊敬。原来,孙卫曾经有个弟弟叫孙飞,21年前,孙飞还是如皋高明镇晏岱小学三年级的学生。1999年7月30日,孙飞在家附近看见一个小伙伴掉进了河里,不断在水里挣扎,他毅然跳下水将小伙伴推上了岸,而自己却因体力不支,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个夏天。弟弟孙飞因抢救、保护公民生命财产而牺牲,并被评定为烈士。

正是因为父母有过一次丧子之痛,孙卫在报名参加支援武汉时,一开始都没敢告诉父母。“直到出发前一天我才先告诉了妈妈,妈妈开始是一愣,等她缓过神来还是表示支持我的决定。”孙卫告诉记者。

“疫情当前,响应国家的召唤,作为医护人员的孙卫这是职责所在,当时虽有不舍,但作为军人出身的我更要支持她的决定。”孙奎良说。

2月13日,孙卫抵达武汉后随队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从2月15日563张床位满负荷平稳运转,再到3月2日113名患者满面笑容地康复出院,孙卫和其他队员们一起战斗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有国才有家,国家有难,每个公民都应该责无旁贷的贡献一份力量。”孙卫坚定的表示。  


杨敏夫妇——

各级部门把关怀送上门

“她去武汉支援之前和我商量过,我也犹豫了蛮久,最后还是支持了她的决定,但心里还是很担心。”援湖北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队员、南通市中医院主管护师杨敏的老公叶飙告诉记者。叶飙在通州一家银行工作,杨敏去武汉支援,他就承担起了照顾孩子和双方父母的责任。“当杨敏告诉我中医队在武汉市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实现了‘患者零病亡、医护零感染’的目标,我由衷为她高兴,也为我们中医治疗骄傲!”

将士出征在外,家乡牵挂在心。为了让杨敏等138名医护人员能够在前方安心抗疫,家乡成了他们“支前”的大后方。2月2日凌晨,经过长途跋涉,由南通调拨的防疫和生活物资运送到驻地,解决了医疗队的燃眉之急;各家医院也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给医疗队运来急需物资。各级领导还先后走访看望慰问了队员家庭,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医院和社区定期都会派人给家里送去生活必需品,卫健委的领导还专门到家里看望慰问,这让我们这些在武汉支援抗疫的人心里暖暖的。”杨敏感慨道。“我所在的方舱医院用的都是中医疗法,除了给患者服用中药煎剂,我们医护人员还会教她们太极二十四式、八段锦等中医操,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中医方舱医院。”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如杨敏所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地向杨敏等9位南通中医队的队员发来了感谢信。“您是新时代中医药人的骄傲,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您及家人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春暖杏林花吐锦,千秋岐黄展新篇。希望您勇担使命、拼搏奋战,再接再厉、再建新功,和我们一起同题共答传承创新时代大考、共绘中医药振兴发展美好蓝图,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缪愿戍母女——

像向日葵一样灿烂绽放

“一直很喜欢向日葵,太阳为色,笑脸为庞。无论多重的阴霾都挡不住它的灿烂。愿阳光普照中国大地,愿笑脸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市肿瘤医院主管护师缪愿戍微笑着告诉记者。她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并被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给予记大功奖励,作为队长,她所带领的江苏重症护理支援队被也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大年初一,丫头的房间里传来动静,我推开门一看才知道她在整理行李,她这才告诉我要去武汉支援。”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缪愿戍此去武汉更是有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母亲尤绎分一颗悬着的心直到见到丫头欢奔乱跳地站在面前时才算落了地。“”

“我知道家人对我其实都很牵挂。父母、兄嫂,还有两个正上小学的侄子和侄女,虽然有担心、有不舍,但他们还是支持我走上了抗疫前线。”缪愿戍回忆说,“记得我走得那天清晨,小侄女偷偷哭了。没多久,侄女写诗侄子作画,称我为‘最美小姑。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更加坚定了我坚守一线、战胜病毒的信心。” 据了解,缪愿戍在武汉中南医院工作期间,被任命为江苏省20名重症护士组的组长,除了完成三班倒的临床任务,还需负责整个组队的工作安排、后勤保障、物资供应。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缪愿戍带领南通护理团队与前线的医生紧密协作,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以精湛的护理技术、超乎寻常的耐力、饱满的工作热情救治每一位重症患者,挽救了一个个濒临死亡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