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失眠…专家建议:打造“黄金好觉”你得这样做 | 南通发布

俗话说“春眠不觉晓”,春季到来后,很多人会出现整天昏昏欲睡的症状。但也有人情况刚好相反,晚上依旧难以入睡。其实,真正好的睡眠应该是入睡快,且睡醒后精神百倍。最近,市一院神经内科就接诊了不少有睡眠困扰的患者。9日,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董政协提醒广大市民,应去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才能真正打造属于自己的“黄金睡眠”。

“呼吸、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的多种疾病都可引起失眠,因此患者应先去相关科室就诊,以明确是否患有睡眠呼吸障碍、冠心病、甲亢等疾病。只有有效控制了躯体疾病,失眠才有可能缓解。”董政协强调,即便是心理、精神原因导致的失眠,也不应自行使用镇静催眠药,因为失眠只是冰山一角,水下有可能潜藏着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甚至是精神分裂等疾病。若不针对基础疾病开展治疗,而是单纯使用镇静催眠药,最终结果往往是掩盖病情,造成基础疾病的恶化。

既然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都可引起失眠,于是一些人开始在网上检索各类“抑郁量表”、“焦虑量表”,试图自我诊断。对此,董政协提醒:量表测试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只有专科医生通过对患者展开专业的访谈,才能给出确切的诊断。所以,充斥网络的各种心理量表,并不一定具备科学性,更不可凭借自测结果给自己下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董政协发现失眠人群往往会形成两个极端——一种人会去非专科医生处获取镇静催眠药处方,甚至自行通过网络购买;另一种人则对安眠药十分抗拒,认为用后会“上瘾”,甚至会“损害智商”。董政协表示,失眠人群不建议一经诊断就马上使用镇静催眠药,而是应先从调整生活方式入手,如下午不饮用浓茶、咖啡、可乐、热可可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睡前两小时不再做令人兴奋的事,睡前用热水浴足而后穿上一双干爽保暖的袜子;镇静催眠药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同的失眠患者疾病表现存在差异,有的是入睡困难,有的是睡眠不实,有的则是早醒,所以不能听别的病友说某种安眠药“好”就自行使用。

“不良的睡眠卫生可以破坏睡眠觉醒节律,形成对睡眠的错误概念,引起不必要的睡前兴奋,从而导致失眠。”董政协指出,常见的不良睡眠卫生与行为习惯如每天的睡眠时间没有规律、白天午睡或躺在床上的时间过多、睡前从事容易兴奋的活动、睡前过量饮用咖啡、酒精或者吸烟等。

总之,对于睡眠卫生不良病人,董政协表示在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随着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建立,大多数病人的睡眠随之得到改善。对于由于长期睡眠卫生不良而导致慢性失眠的病人,可以辅以心理治疗,有助于逐步减少睡眠用药,达到完全康复。

新闻链接:

睡眠卫生十条要求:

1. 要规律作息,即在相对固定时间作息;

2. 要保持卧室光线适中,卧具舒适;

3. 需保持床的功能单一化,仅供睡眠使用,尽量避免在床上看电视、看书等与睡眠无关的活动;

4. 要坚持规律运动,但睡前两小时不进行剧烈运动,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5. 尽量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品;

6. 最好不在睡前进食,如有需要可以喝热牛奶;

7. 如果卧床后20分钟依然无法入睡,起床做些其他事情,待有困意时再回到卧室;

8.  尽量不在卧室放钟,因为失眠者看到时间都会变得更加焦虑,也会因为总想着看时间而无法安静入睡;

9. 如果白天有午睡习惯,不超过40分钟,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10. 科学服用助眠药物,不要长期服用,最好间断使用,提倡“按需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