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晾衣绳,“晒”出社区治理新模式 | 南通发布

“晾衣绳换好了,我们一楼二楼的住户晒晒被子什么的都方便了许多。”20日,南通开发区小海街道源兴花苑居民袁永街趁着太阳好,将自家的冬被拿出来晒透,准备收起来。

源兴花苑始建于2008年,这几年随着城市化发展,小区居民日渐增多,12年前安装的晾衣绳由于常年风吹雨淋,年久失修等问题,部分配件生锈腐蚀,出现晾衣绳脱落、晾衣立柱断裂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居民们日常生活要求。

因为没地方晾晒衣被,有的居民便自己拉起晾衣绳,然而这些晾衣绳纵横交错,衣服被子挂得到处都是,有些居民甚至把衣服、被子晾在电线杆上,不但影响小区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考虑到安全和环境问题,小区物业和社区曾对这一现象进行整治。“共拆除了四五十根私自安装的晾衣绳,但很快就回潮,无法根治。”小区物管经理马淑云说。小小一根晾衣绳,成了居民不大不小的烦恼事儿。

“安置小区私拉乱挂现象普遍,这肯定影响社区形象。但的确存在一二楼住户采光不好,有在户外晾衣晒被的需要。问题要疏而非堵,遏制私拉乱挂,就要尽快解决居民的晾晒难题。”源兴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张年华说。

 于是三天前,在社区党群“议事亭”里,社区和物业、居民代表一起坐下来,就这一烦心事儿大家一起商议一下。该怎么设、资金怎么出、后续管理怎么跟上等问题,大家也一一达成共识。费用从党建为民服务资金里走,点位都明确好,后续物业将加强管理,发现有损毁就及时反映,更换到位。根据“议事亭”达成的共识,社区和物业立刻行动起来,截至目前已经更换陈旧晾衣绳300余米。

“这个‘议事亭’蛮好的,大家有什么事在这里说一说,没有会议室的那种束缚,话也能多说几句。”居民周海平笑着说。源兴社区党群“议事亭”成立于2019年,最初的目的是打造一个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议事协商、给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建成之后“议事亭”成为了居民的聚集地,居民在这里说说烦心事、诉诉揪心事、解解不悦事。

“社区工作人员也会经常来,听听我们的唠叨,解决解决我们的难处。之前我家的电闸经常跳电,我自己又不会修,社区在了解情况后当天就帮我们安排社区电工,很快就修好了。”周海平对此念念不忘。

“‘议事亭’不大,但真能解决问题,我们也借此逐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的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加快实现‘策由民定、事由民理、权由民用’的居民自治管理新方式。”源兴社区党总支书记金夕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