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元祥村:偏隅小村蜕变成美丽乡村      | 南通发布

 走进江苏省启东市南阳镇元祥村,村中心路两旁千米“文化墙”上一幅幅题材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宣传画不时映入眼帘。

驻足一看,“家风篇、邻里篇、环境篇”等宣传内容与“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巧妙结合,传统时节图与古典诗词交相辉映,一墙一幅画,一画一风景,既有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有极具当地特色的墙体彩绘,不仅美化了环境,丰富了村里的人文景观,也在悄悄地感染着村民们,传递着文明新风尚。


元祥村曾经是一个经济薄弱村,村党总支积极寻找出路,青蚕豆、青毛豆、青玉米、清豌豆等四青作物因其色泽鲜绿、营养丰富、糯性好,畅销江浙沪许多大中城市,被许多农产品市场迫切需求。2012年,村里率先成立八桥四青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四青作物产业化生产,积极推进规模化管理,建立品牌效应。

截至目前,合作社现有社员497人,入社农户数占从事主导产业农户的60.46%。同时,该村还依托合作社注册了“南洋汇祥”牌商标。2016年八桥四青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荣获江苏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采用农产品线上线下双营销,2019年合作社产值近1000万元。

在此基础上,从2018年开始,元祥村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共流转土地720亩。流转的土地用于商业草坪种植以及稻麦轮作,将商业价值以及农业价值共同体现。草坪基地的草坪种植使村容村貌到达新的高度,为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开发打下了良好了基础,也为村里解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目前已发放劳作工资150多万元。

元祥村党总支书记政辉有着30多年的淡水养殖经验,他把精准脱贫和河道生态管护两笔账一起算:草鱼、鳊鱼喜食水草、浮萍;鲢鱼、鳙鱼吃浮游生物;螃蟹是水花生的克星。合理搭配养殖,既能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又能清洁河道。

元祥村算了笔河道生态治理账:一条村级河道的人工保洁费至少1万元/年,用1万元购买鱼苗可带动5户贫困户养鱼、每户增收4000元—5000元/年,河道漂浮物由养殖户负责打捞,既实现了河道保洁,又实现了精准扶贫。

将水环境常态化治理与阳光扶贫结合起来,创新“以鱼净水,结对帮扶”项目,元祥村打造生态河道4条,惠及31个贫困户,达到横河保洁与农户增收的双赢局面。

乡村之美,美在乡村的优良环境,美在乡村的文明风尚,美在乡村的人文情怀。富裕起来的元祥村人开始思考如何让乡风文明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用人文发展拉动乡村经济。

曾经的元祥村垃圾堆积如山、河道臭味难闻,村民怨声载道。2015年,元祥村实施河道护岸工程,针对主要农村道路沿河以及八桥横河进行了保塌工程,岸坡两侧铺上了草坪,种上了花木,现在的季季有花开,处处有美景。

创新农业废弃物回收工作。建设农业废弃物兑换点,实施回收奖励引导和鼓励农药使用者收集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泯沟里的农药瓶从原来的随意漂流变成了现在难觅踪影。截止2020年4月30日,回收点共收集农业废弃物10891只,回收率达到95%,从根源上杜绝了面源污染,泯沟变得更加干净、清澈。

去年5月,村委会通过实地调研,并以招投标的方式请来了专业的广告公司,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围绕“计划生育、廉政建设、文明礼仪、清洁家园”等多个主题,突出“中华孝道、礼仪风尚”等传统美德,在村内主要巷道、村道因地制宜,绘制文化墙。

2018年,元祥村上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获评江苏省水美乡村、南通市美丽宜居乡村……美丽的元祥村吸引来了不少城里人,村里着手生态旅游建设工作,鼓励村民利用自己闲置的房屋开设民宿,积极发展家庭副业。让外来游客体验元祥村的本地人文、自然风景、生态环境资源以及农林鱼牧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