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南通机场连夺全国第一! | 南通发布

在国家民航局最新发布的航班正常情况通报中,4月份,南通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99.61%,连续两月在旅客吞吐量占全国0.2%(含)以上的,53个机场中排名第一


影响航班不正常的因素包括天气原因、机械故障、飞机调配、空中交通管制、公共卫生、旅客原因等,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是从机场运行的角度尽最大可能减少地面延误。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等于机场放行正常班次与机场放行总班次之比,它是体现机场地面综合保障能力的重要指标。

航班放行正常率持续提升背后,是大量细致复杂的工作。南通机场把航班运行正常作为服务质量提升的重点。


01

优化机场协同决策系统
2019年,新候机楼启用后
南通机场设立全新运行指挥中心
上线了国内先进的ACDM
机场协同决策系统
精准计算出航班最晚放行时间
从而精细化管控航班进程


02

提前掌握流量信息
气象预报员每天清晨
完成通航城市气象预报
对危险天气可能导致的
流量控制做出预警
管制员对有潜在延误可能的航班
提前预判、提前协调




03

积极协调相关管控单位
当流量控制发生时
管制员努力调整航班时刻结构
加大对可能延误航班的处置
积极协调流量室及管制单位
尽最大可能减少流控时间
争取航班准点

5月12日,昆明航空8218次航班由南通飞往重庆,流量室分配的起飞时间为13:13,有8分钟的延误。
塔台积极向流量室协调时间提前,流量室经过计算,同意此航班提前到12:47,但此时系统显示前序航班预计到达本场为时间12:02,即此航班只有45分钟停场时间,保障压力比较大。
机场塔台经过精确计算判断,认为此时间可以接受。在随后的保障中,塔台、运控中心与各部门通力配合协作,重点加紧保障该航班,最后该航班于12:47准时起飞,避免了航班延误。

04

实施节点时间控制法
从航班落地到起飞
共排出27个重点保障节点
要求各地面保障单位
科学合理把控好每一个环节
在规定时间内安全高效完成作业
确保各保障环节紧密衔接
避免因过站保障
造成后续出港航班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