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疫精神,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 南通发布

庚子年初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可歌可泣的人民战争。作为疫情防控一线主力军,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战“疫”中展现的优秀品质,创造的工作方法,总结的宝贵经验都是持久的、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深入总结、大力弘扬。


抗疫精神就是不惧风险、迎难而上的奉献精神。疫情发生后,全市广大卫生工作者将“最美逆行者”的角色完美诠释,在隔离病房、在交通卡口、在流调一线、在发热门诊……除夕夜,驰援湖北集结号吹响,138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他们义无反顾、奔赴前线,深入最危险的一线、面对疯狂病魔、承担巨大风险而英勇战斗、救死扶伤。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是真正的白衣天使,他们是抗疫英雄,更是抗疫精神的最美践行者。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逆行而上?是我们党的统一调度,国家有需要,党组织有召唤,他们便闻令而动;是救死扶伤、舍己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是敬佑生命、义无反顾、临危不惧、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


抗疫精神就是敢为人先,勇挑重担的担当精神。作为疫情防控工作主导力量,市卫健委主动担当作为,敢于动真碰硬,在全省率先成立疫情防控专班,率先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率先启动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率先出台集中医学观察点及企业集中医学观察点设置规范,率先对湖北等重点地区人员开展集中隔离工作。妥善处置重庆至南通航班乘客发热事件,快速反应、高效联动、规范处置、及时发布的做法得到省领导的表扬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抗疫精神就是高效团结、顽强不屈的敬业精神。面对疫情,市卫健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主动请战,全力投入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班子率先垂范,靠前指挥,每天16个小时超负荷奋战在防控一线,统筹协调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科学有序高效推进。机关干部积极请缨,服从调配,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夜以继日奋战在各自岗位。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讲条件、不惧困难、冲锋在前、服从调配,以最严措施、最严作风、最严纪律将防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把风险留给自己,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初心使命。


抗疫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务实精神。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没有案例可以借鉴,市卫健系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始终坚持科学理念、科学决策、科学防治、科学机制,树牢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和闭环管理、全周期管理理念,准确把握疫情趋势走向,对全市疫情防控进行研判,提出防控预案、方案,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把坚持科学精神贯穿到抗击疫情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把科学地“防”,科学地“治”、科学地“管”统一起来,确保了整个战“疫”稳妥有序、科学有力。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疫情之下,这一年,更是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卫生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突破之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加有必要持续发扬抗疫精神,争当“狼性”干部,准确把握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承担的全新使命和重大责任,答好南通“发展四问”。


首先要阐释好抗疫精神。抗疫精神是我们不断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一方面要加强总结,讲好抗疫故事。不断深化对抗疫精神科学内涵的提炼总结,挖掘抗疫一线感人故事,生动具体地诠释抗疫精神的实质;另一方面要做好抗疫精神的宣讲,开展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不断提升抗疫精神的传播力度。


其次要践行好抗疫精神。精神不朽,贵在践行:一方面要加强党的领导,汇聚抗疫合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保证,认真贯彻、严格执行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另一方面要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医疗资源布局调整纳入“十四五”规划中去,要加强卫健系统体制机制建设,加强自身能力提升,加大科教与公共卫生事业的结合度,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第三要传承好抗疫精神。传承是最好的致敬:一方面,要纳入系统行风建设体系,紧密结合卫生健康系统行风整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担当,努力打造党风正、政风清、医风新的卫生健康新形象;另一方面要将抗疫精神有机融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初心使命等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不断筑牢思想根基,实现伟大梦想。


(作者系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