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通大学复学以来,4万师生返校。通大保卫处的工作人员戴袖标、亮党徽,投身抗疫第一线尽心尽责筑牢疫情防范“安全墙”。
精心组织,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面对学生返校前后的严峻形势,通大保卫处全面进入“战时”状态,统筹安排安保力量到大门等一线岗位中,守住门、盯住人、把好关、保安全。
自学生返校后,通大严格实施校园封闭式管理。各校区实行严格的证件查验、信息登记和体温检测制度,耐心细致做好校园管控措施的解释工作,引导入校人员佩戴口罩。无有效通行证件者、拒绝配合者、体温异常者一律不予入校;禁止外卖、快递等校外一切无关人员进入校园;禁止出租车、网约车、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进入校园。入校人员通过“今日校园”APP中“合作单位工作人员进入南通大学申请”“车辆授权网上办理”子栏目、相关部门申领“临时进校工作识别卡”等形式备案后进校。
截至6月17日,共审核进出校园人员约10130人次,备案外来进校人员5450人次,劝离无备案外来人员447人次,坚决防止疫情流入校园。
与此同时,所有安保人员上岗执勤时,必须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建立工作人员健康台账,除通过“今日校园”APP,按时填报健康信息日报,还对安保人员、“校园110”巡逻等人员每日进行岗前测。通过微信“平安通大”公众号、一线现场指导等形式做好人员在岗期间的自我防护和上下班途中的防控知识、防控技能培训,确保安保人员自身零感染和工作集体的绝对安全。
强化管理,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疫情爆发以来,通大保卫处坚持疫情防控与安全管理紧密结合,全面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累计在岗值班、加班值守1764人次;进一步加大校园巡逻、督查工作力度,及时提醒教职工佩戴口罩,做好场馆及周边安全的实时视频监控,加强应急值守,预警并处置突发事件。
在全力筑牢防线的同时,保卫处坚持疫情防控与校园安全两不误。校园110值班室全天候运行,安排安保队员对校园大门等区域的“点、面、线”进行24小时值守管控。同时,严格落实校园巡逻巡查制度,确保巡防工作不出现死角盲区,积极维护校园正常秩序。
智慧校园,让疫情防控搭上信息化快车
疫情期间,通大“智慧校园”建设让疫情防控更加智能化、精准化。
早在2019年,南通大学便启动“智慧校园”建设工作,但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乱预定实施计划。保卫处在防控不松劲的前提下,抢时间、赶进度,积极推进校园安防升级改造项目和人脸识别门禁道闸改造项目落实。
目前,通大的安防升级改造项目和人脸识别门禁道闸改造项目逐步完善校园门禁管理,实现校园人员轨迹探查无死角、视频监控全覆盖。
“加强监控系统升级和人脸识别门禁道闸改造,我们就像有了‘天眼’,学校的安全管理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加强校园动态与静态的安全管控,随时掌控重点部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通大保卫处处长吴如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