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长三角北翼科技生态人文新城
海安高新区向千亿工业俱乐部迈进
巨龙卧波,气势浩荡。车来车往,终日繁忙。你追我赶,百舸争流。
12年前,苏通长江大桥飞架南北,昔日天堑变通途,一个经济圈就此被成功激活。
今天,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通车,跨江融合大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活力迸发。
作为江苏长江以北首批落户县级城市的省级高新区——海安高新区,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正焕发出耀眼光芒。
这座对接上海、融入苏南、争先率先的长三角北翼科技生态人文新城,正奋力绘就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上,在追梦“长三角一体化”的道路上,如何凝聚起落实“六稳”“六保”的共识、智慧和力量?海安高新区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力争今年跨入“千亿工业俱乐部”。
谋定而动,胜在不懈。“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奔涌向前。我们立足自身区位、产业、环境优势,以改革创新、开放发展为动力,拉高标杆创一流,扬长补短创优势,持续点燃项目建设、招大引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等高质量发展系列引擎,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海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勇华说。
项目建设,再掀高潮
初夏五月,万木葱茏。
驱车海安高新区的时尚锦纶、台商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园,一座座工业厂房、科研大楼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落地投产,一台台机器轰鸣飞转,目之所及,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欣欣向“融”的气息。
“项目规模大、时间紧,自5月18日开工以来,我们安排了300多名工人日夜奋战,尽全力抢工期、赶进度。”在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期工程项目现场,伴随着挖掘机的阵阵轰鸣,工人们在各自点位紧张施工。
弘盛新材料是海安高新区时尚锦纶产业园重点培育的龙头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高档汽车部件、各种功能性纤维、汽车轮胎骨架材料、安全保险带及其他新材料领域。新开工的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其中新上设备投入18亿元,预计1年半完成建设,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公司年销售将超过100亿元。
面对大战大考,疫情防控不松懈,项目建设掀高潮。海安高新区在“一体化”发展的巨大浪潮中奋力搏击,牢牢扭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这个发展“牛鼻子”,不断筑牢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的支撑底盘。
年初以来,海安高新区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特大工业项目8个,50亿元项目1个、20亿元项目1个、10亿元项目6个;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3个;新开工5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2个;新竣工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3个。
招商引资,马不停蹄
6月5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隔屏相会、云上签约如期而至,柬埔寨新亿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与江苏亚威变压器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3亿美元智能电站设备制造生产项目正式签约落地。这是海安高新区今年突出招商引资,蓄积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又一重大成果。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我们创新方式、精准施策,争分夺秒、克难前行,集中力量瞄准10亿元以上项目,着力构建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招商新体制,努力确保招商引资不断链、项目建设不停步、保姆服务不降温,持续为我区高质量发展‘引增注能’。”海安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邓加忠介绍说。
海安高新区牢固树立“招商为零,一切为零”的理念,深度对接国家开放开发战略,主动融入“一体化”发展大局,以招大引强选优为导向,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产业项目,重点招引一批10亿元以上项目,努力在50亿元、100亿元重特大项目上收获成果。
海安高新区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招法,推行分组招商、创新网上招商、强化以商招商、突出精准招商,激发招商“狼性”。突出“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区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亲自部署,领衔招商,制定项目任务书,明确推进时间表,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智慧,全力以赴推动重特大项目第一时间能落户、快落户。区招商局全员上阵招商,依托电话、微信、QQ等方式,变“面对面”招商为“线连线”“屏对屏”沟通,了解投资企业诉求、跟踪梳理重点项目、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全方位按下“快进键”,促进招商引资提质、提速、提效。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硬核的惠企措施,一流的营商环境,产生了强大“磁场”效应。今年上半年,海安高新区完成实际利用外资7800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1亿元,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7个,其中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2个,总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亿元美金以上项目4个。
科技创新,永立潮头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融入“一体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中国天楹集团静设备车间,只见8个机器人焊接工位依次排开。这些机器人是海安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与中国天楹集团签订的产学研合作项目,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1个机器人顶得上5个工人,生产效率提高了40%,针对不同工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弧焊专用机器人,设计各种专用的变位机,设计专用的工装夹具,形成专用零件的机器人焊接工作站。”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韩飞飞介绍说。
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始终突出创新驱动,抢占先机,赋能智造,不仅成了国际知名的环保新能源上市公司,而且还是南通制造业纳税大户。2019年,通过收购世界环保巨头Urbaser,营业收入突破185亿元。
目前,海安高新区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39个、完成专利授权520件、发明专利授权70件、国际专利申请25件;锁定今年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0家;今年上半年完成工业技改设备投入6亿元;南京大学海安研究院获批江苏省科技厅2020年省创新能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奖补;获批江苏省科技厅2020年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纺院与南通恒润新材料签订产品开发与评价合作协议;稳步推荐与联发集团、文凯化纤等企业的产学研研究项目并完成首创产品鉴定工作;太科大继续推进与江苏力威、兴华胶带等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30多个,落户高层次创业人才项目14个,引进行业领军人才4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人,共组织11个项目申报第一批海陵英才;招聘本土员工2443人、周边员工671人。开展赴外招工活动8次,招引高校类毕业生和蓝领人才3114人……“后浪”奔涌,聚才赋能,海安高新区着力搭建人才、科研、产业“高地”,用创新驱动赢得高质量发展,众多弄潮儿向涛头立。
追“新”逐“高”,
跑出发展的“加速度”
逐梦惟笃行,奋进正当时。
站在新的节点,海安高新区将继续紧紧锚定“枢纽海安、物流天下”“产业高地、幸福之城”的战略定位,围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同时,充分借鉴苏州“三大法宝”,聚焦“走在前列、百亿项目、千亿工业”,以争当急行军、先锋队、排头兵的姿势姿态,追“新”逐“高”,不断壮大新产业,培育经济新动能,全方位融入苏南、对接上海、推进高质量发展,跑出发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