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景区公厕形象如何?还能再靓些! | 南通发布

 开篇的话 

  人人都说南通好,风景旧曾谙。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南通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是全市人民热切期盼,更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市总结创建经验、巩固创建结果、强化创建措施,全城动员、全员参与、人人动手、共建共享,城市硬件建设、环境面貌和文明风尚都有显著提升。全市上下正以决战决胜状态,全力夺取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

  南通是我家,人们都爱她。创建,永远在路上。本报将对一些不文明现象予以曝光,对存在问题突出、创建工作不力区域和单位进行舆论监督和跟踪报道,推动问题解决。


  “人有三急”,其中,便急是任何人都会遇到的一个尴尬话题。在每一座城市,公厕的合理设置和科学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前,南通正在以决战决胜的状态,全力夺取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那么,南通公厕的管理状况如何?7月7日,本报记者先从景区公厕入手,展开系列实地调查探访。

啬园景区--

公厕有卷筒然而筒内无厕纸

  南通啬园是1927年开建的墓园,中国民族工业先驱张謇先生的墓茔居于全园中心轴线北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啬园景区,以其幽雅的环境、葱茏的树木,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啬园内外,有数座公厕。

  本报记者于7月7日上午来到位于啬园北大门一侧的一座公厕。醒目的标注着“卫生间”三个字的指示牌,将记者导向大门右侧的卫生间。

  时值梅雨季节,天气闷热潮湿。

  因性别缘故,女厕记者自然是不可以进入的。在男厕所内,可见光洁的地面砖被打扫得非常干净,但好像刚刚被人用拖把拖过的地上较为潮湿,有些打滑。

  一排便具中其中一只不可使用,上面有管理人员摆放的“维修中暂停使用敬请谅解”红色字样吊牌挂置其上,十分醒目。

  在公厕墙上,雅致的风景画装饰让人观之舒畅,“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提示语很是温馨。公厕内,由于通风良好,几乎没什么异味。

  记者现场探访中,也发现了一些瑕疵。突出表现为:公厕虽然设置了卷筒,但是卷筒里却空空如也没有厕纸;至于烘干机,记者试了一下,似乎也失灵了……

狼山景区--

公厕周边杂物有些无序堆放

  在南通的五山景区中,海拔106.94米的狼山峻拔挺秀,作为中国“八小佛教名山”,文物古迹众多,位踞五山之首。不管春夏秋冬,到狼山景区游玩的宾客川流不息。

  7日上午,本报记者来到了位于狼山东大门附近的一座公厕。

  和其他公厕有些不同的是,景区公厕外墙贴着暗黄色的瓷砖,看上去和景区环境相融合,颇为清新雅致;入口处张贴着白底黑字的“公共卫生间管理公示牌”,显示该公厕为“狼山五路车站西公厕”,编号为LS19,管理单位为“崇川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狼山所”。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根据保洁工作管理标准,必须达到“无烟蒂纸屑、无阻塞、无尿垢、无积尘蛛网、无积水、无蛆蝇、无恶臭;门窗、隔板、马桶、蹲位、便池、墙面、地面、周边3米内环境等洁净,纸篓不满溢……在墙上,还标注着保洁员的联系电话。

  通过现场观察,可见相关管理标准一一得到认真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防疫提示语,也赫然在目。

  但是,记者在现场也注意到,公厕周边一些杂物存在着无序堆放现象;在公厕一侧,一只破沙发靠墙而放,似乎是供人小憩的,但紧倚公厕实在是不伦不类;沙发的边上,则放着大扫帚、拖把、垃圾筒等等,大煞风景。

剑山景区--

公厕不开放请做个说明好吧

  剑山,是五山景区“五山家族”中的第三座山。剑山因为山的形状像一柄出了鞘横放着的宝剑,又名“剑脊山”。剑山名称的由来,相传为2000多年前,秦始皇曾在此山试过宝剑。

  来到进入剑山的山脚下时,本报记者看到一座造型别致的公厕设置在路口处。

  与此前记者看到的景区公厕明显有异的是,这座公厕的四角,有四个飞檐翘起,白墙黑瓦,很是古朴独特。

  根据公厕外墙红底白字的提示牌,上面标明公厕对外开放时间为早上7时30分到下午5时许,可是,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漂亮公厕的卷帘门却紧紧关闭着,没有任何提示是在内部维修呢,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暂不能开放。也就是说,目前,位于剑山脚下的这座公厕,仅仅是个摆设。

  见记者在现场拍照,一位说普通话的外地男子手指公厕很是郁闷地对记者说:“我是从上海来南通游玩的。在附近转了半天,根据提示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这里。可是,你看,这座公厕却大门紧闭,没有对游客开放。如果不开放,好歹也做个说明,或者设置个‘暂不开放’的公示标牌,省得内急的我们跑冤枉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