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崇川离退休老干部感受“桥南桥北”澎湃发展 | 南通发布

7月9日,崇川区委老干部局组织区级机关40多名离退休干部先后来到南通西站、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和常熟翁同龢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开展以“我看南通新变化,助推崇川新发展”为主题的特色党日活动,切身感受江海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亲眼目睹南通西站、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等工程建设的宏大气势,亲身体验动车过江的新出行方式,学习领悟江南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凝聚了为南通“三个全方位”发展和崇川“一区五城”建设助力添彩、争作贡献的信心和力量,并以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九周年。

作为沪苏通铁路最大的新建客站和沪苏通铁路、通苏嘉城际、盐通高铁等铁路线的共用车站,南通西站集高铁、地铁、公交、长途汽车、停车于一体,是南通首个也是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其整体建筑高端大气,气势恢宏,融合了蓝印花布、板鹞风筝以及市树广玉兰等多种南通地方元素和南通通江达海的特有地方特色,充满了地方文化气息。置身南通西站,大家纷纷留影,无不为西站建设的宏大气势所吸引、所折服,深为南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点赞喝彩。

沪苏通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也是京沪第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是目前国内最大跨度斜拉桥,也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位桥。7月1日,沪苏通铁路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开通运营,最快66分钟即可到达上海,真正实现了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沪苏通铁路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建成通车,大幅缩短了南通与上海以及苏南苏北之间的时空距离,对于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南通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接轨上海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坐在南通开往上海的C3851次城际列车上,首次从家门口乘座动车出行过江,感受200公里的平稳运行时速,大家频窗远眺,烟波浩渺的滚滚长江和两岸美景尽收眼底,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虽已85岁高龄但身体依然硬朗的退休干部、区人大原主任薛际芹动情的说:“过去出行,从南通港座船到上海十六浦码头,一般都要六七个小时,就是摆渡到江对岸的十一圩也要两个小时左右,真是南通‘难通’。现在几分钟就到了江南,十几分钟就到了张家港,今天有幸亲身体验和见证了南通不再难通,我们为南通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大家坐在疾驰的列车上,有的自拍、有的互拍,用镜头留下这难忘而美好的时刻。

在常熟,老干部先后来到中国近代著名爱国政治家、清朝同治和光绪两代帝王国师、中国维新第一导师、南通先贤张謇之师翁同龢纪念馆以及虞山脚下的言子、仲雍墓和清权祠参观,对于翁氏家庭不以追求权势、财富为目的,而以立德为本、诗书传家、济世报国、勤政守洁的家风家训,以及灿烂的江南文化特别是吴文化给老同志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返回南通的大客车上,大家一路欢歌,频窗远眺,目睹沪苏通公铁大桥的壮阔气势,百舸争流、江水潮涌、水天一色的江景和两岸美景,车厢内始终充满着欢声笑语。

回到大桥北岸,大家来到九圩港长江岸边,零距离感受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壮丽景色。以大桥为背景,纷纷拍照留念。

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度感悟,大家由衷地感叹,万里长江,巨龙卧波,大桥飞架,南通腾飞。沪苏通铁路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建成和开通运营,为南通的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作为新时代的老干部,要紧跟时代步伐,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团结在区委周围,自觉发挥自身优势,为崇川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为南通新变化而点赞,为崇川建设发展而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