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海门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7月1日起,海门正式启动为期半年的长江禁捕执法攻坚战行动,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厉打击整治非法捕捞等各类危害水生生物资源的行为,坚决打好“长江保卫战”。
围绕长江“十年禁渔”目标任务,海门市农业农村局建立健全了执法整治长效机制,有力有效维护长江流域禁捕期、禁捕区管理秩序。
禁渔“清网”行。7月11日至12日,海门市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放弃双休日,加强禁渔期间日常巡查力度,积极开展长江禁渔“清网”专项行动。执法人员对辖区长江流域沿岸及水面开展拉网式巡查,清除沿江临岸违规定置渔具,做到“水中无违禁网具、水面无违规渔船”。此次行动共清理地笼40只,鳗苗网10顶,其余各类渔网20口,毛竹100余根,浮子筏5只。
夜间蹲守,消除执法盲区。近些年来,经过多部门的努力,海门市长江禁渔退捕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江海门段鱼类资源衰减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水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在利益的驱动下,违法作业者存在侥幸心理,开始利用深夜进行作业。7月10日至12日,海门农业执法人员对长江段重点水域全面布点蹲守,11日夜间抓获非法捕鱼人员1名,当场查获网具板罾一口、甲鱼1只、杂鱼若干,渔获物共计1.5千克。同时在夜间巡查期间劝退20余名垂钓爱好者,当场对垂钓人员进行禁渔法律法规宣传并对其进行实名制登记,告知若再被发现此类违规行为,将进行相应处罚。
执法联动,下好禁渔行动一盘棋。海门市农业农村局建立健全部门联动、行刑衔接的良好工作机制,形成多部门、跨区域全链条的联合执法机制。6月27日,海门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会同长航派出所联合开展了长江巡航检查;7月12日,海门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参与南通市渔政监督支队组织的对南通市崇川区、开发区、海门江段的联合巡航检查行动。截止目前,共累计开展各类执法联动20余次,受理公安移送长江非法捕捞行政案件2起,同时5起长江非法捕捞案件移送公安部门,严格执行行刑衔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