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行动,让基层党组织焕发新色彩 | 南通发布

12日,南通开发区竹行街道竹韵花园东区二代健身路径旁出现了一支红衣草帽志愿者队伍。他们有序分工,清理健身器材上的灰尘、蜘蛛网,打磨器材生锈处,涂上油漆,喷上驱虫剂,贴上友情告知单。忙碌了两个多小时,11件器材全部维护完毕。

竹韵社区党总支书记袁辉表示:“我们有个70人的党员志愿者微信群,上午发出维护健身器材的通知,立刻就有人报名,下午事情就解决了。在我们社区,一名党员就是一个标杆,志愿服务给党徽增添一份荣光,让基层党组织焕发出新的色彩和服务效能,成为社区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社区环境大变样,党员化身“保洁员”

14日清晨,竹韵花园内出现一群党员志愿者,他们明确分工、迅速行动,清扫垃圾,清理花圃杂物,铲除路面泥沙,装运垃圾,冲洗路面,清除电梯、公共区域里的小广告……经过大半天的清理,竹韵花园东西两区内的主次干道瞬间清爽了,来来往往的居民纷纷拍手称赞,有些也主动加入他们,把路上的纸片、饮料瓶、烟头等拾起放进垃圾桶内。

居民钱卫冲边走边用手机拍照片,“多亏了他们,社区里干净了不少,我要把这好人好事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竹韵里有这群好同志。”近期,社区会组织力量开展全方位地毯式的环境卫生排查整治活动,彻底清除卫生死角、道路垃圾和建筑垃圾,尤其对废旧家具、家装废料、僵尸车等集中统一清理。

袁辉表示,深入推进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社区开展最新一轮大扫除工作,依靠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居民人人参与创文工作,懂得环境卫生靠大家,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关爱“特殊”群体,党员化身“暖心人”

6月29日,竹韵花园62岁独居老人刘玲(化名)迎来一批“串门”的客人。社区党总支委员、计生专干周绥娟和党员志愿者们带着猪肉、青菜、馄饨皮等,和刘玲一起包馄饨并为她准备了一份“大礼”——一台数字电视机顶盒。客厅里,志愿者们左手掂面皮,右手夹馅料,动作飞快,一大盘的馄饨一会就包好了。房间内,广电安装师傅、党员黄洪武帮她安装好了数字电视机顶盒。“真贴心,一直这么关心我,还特地给我送来了妇女健康检查通知单和意外保险保单。”刘玲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定期回访串门式互动,及时给予特殊家庭人员生活上的物质帮助和精神关爱,感受到党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据袁辉介绍,社区自2016年底成立以来,共摸排出特殊家庭12户,17人;残疾人120人,其中重残80人;低保低收入家庭27户45人。志愿者们定期上门给他们做家务、打扫卫生、修理小物件等,逢年过节给他们送去慰问品,上半年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29次,惠及1267人次。随着宣传和扩大影响,党员志愿服务队也从原先的一支变成了五支,由原先的10人增加到现在的72人。

先进文化传播,党员化身“引路人”

13日晚,竹韵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灯火辉煌、歌舞声阵阵,为迎接八一建军节到来,社区文艺爱好者们正在紧张的排练。居民赵芳妹说:“多亏了社区党组织,梅雨季节给我们提供了排练场地、拉杆音响、安装太阳能照明灯、空调等,大伙信心十足,保证圆满完成演出任务。”

社区党组织为引导居民改掉自身陋习,农民变新市民,培养百姓名嘴3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开展道德讲堂、凡人善举宣传等,多途径持续提升居民素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先后培养文艺骨干5人,学习广场舞、太极拳、健身操等,引导社区居民形成健康新爱好;组织各类文艺汇演,丰富居民生活,社区现有文艺演出队伍4支,共78人。组织“书香浸润”阅读会、亲子家庭阅读、青年节故事分享会、赠书进幼儿园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泼墨挥毫写福送挂历、过网上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迎端午亲子编织五彩绳等传统文化活动。今年因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社区科普大学转变为空中科普,目前已推出九期,累计受益达720人次。

“党建引领,党组织精准服务、持续发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引领,持续丰富居民精神和文化生活,促使居民尽快完成从农民到新市民的转变,为南通创文工作作出新贡献。”袁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