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下午,通师二附二(1)班的小记者们来到中华慈善博物馆,感受至善精神,并邀请中医专家为小记者们现场讲解中医药文化。
在今年防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作用,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本次活动特邀嘉宾的南通汉药中医医院包蕴文药师为小记者们现场讲解中医药的文化。
包药师首先从我国传统消暑饮料——酸梅汤的制作开始讲解。让小记者们认识了能生津止渴的乌梅、亲口品尝了有点甜的甘草;然后知道了陈皮不是"姓陈的桔子"和玫瑰花养颜美白是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等等知识。在现场,包药师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各种材料进行配伍,手把手教小记者们亲自体验如何制作出一杯生津解渴、美味自然的酸梅汤汁。
随后,同学们还在包蕴文的带领下辨识了各种中药材,了解了不同中药材的形状、气味、颜色、质地等性状。原来金银花最珍贵的是二白期,开出的花先银后金;枸杞要生长5-6茬,最好放在冰箱保存;酸酸甜甜的山楂也是一味中药,具有瘦身、降压、降脂的功效……现场还展示了驱蚊香囊,讲解香囊里的本草组成和功效;展示传统杆秤、舂桶等工具,每个同学都来称一称、舂一舂,与一味味本草零距离对话,感悟自然之奇,传承本草之情,守护中华之魂。
最后,同学们参观了中华慈善博物馆,在讲解员阿姨的带领下,一起提升对慈善文化的认识。展厅里365个不同写法的善字,开启了同学们的寻善之旅。先秦以来诸多慈善理念和先贤,浸润着同学们的思想。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及影响,壮阔了同学们的心灵。认识张謇,认识吴锦泉,同学们明白了"为善要让人知,却不求回报"。
活动临近尾声,同学们纷纷向老师说出自己此行的收获和感悟。表示今后要发现汉药之美,传承医药文化,争做身心健康积极向善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