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市商业综合体近年来发展较快,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南通城市品质形象。6日,市城管局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座谈会,着力提升我市商业综合体文明形象,金鹰、印象城、圆融、万象城、万达广场等市区25家商业综合体代表参会。
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年,也为大考之年,南通市区重回全国赛场,时隔7年再次接受中央文明委复评。为活跃夜间经济拉动消费,市城管局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进行服务保障。今年以来,我市的不少综合体因受到疫情影响经营情况不佳,效益滑坡,市城管部门对市区商业综合体内街的出店展销是持包容审慎的管理态度,支持商家适度开展宣传展销活动。
“但就市区而言,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我们还存在一些短板,车辆停放秩序比较乱。一些商业大街、市场周边、商场门前等区域,不同程度存在机动车、非机动车压占盲道、违法停车、无序停放现象。停车区域划定不规范,交通引导及停放区域混乱等。公共安全存在隐患。有些商场超市、公共场所消防通道被堵塞。违法搭建的各类临时建筑、设施构成安全隐患,影响正常运营。”市城管局市容处处长顾宪军表示,下一阶段,城管系统执法队伍要精准指导,积极保障,要确保市容环境卫生达标,引导商家做好“门前三包”管理工作。严格把握好管理标准,支持帮助商家在规定的时间、区域开展好推介宣传活动。确保场所内的运营安全。评估好车辆停放、用火安全和疫情防控,在恢复城市烟火气的同时,减少消除烟火安全隐患。
“对商业综合体巡访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公益广告问题是数量太少,陈旧破损是通病。公益广告是一个企业的精神面貌的体现,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门前三包不到位,具体表现在机动车电瓶车停放无序、小商小贩乱设摊,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市民巡访团副团长张薇丽表示,公益广告和门前三包依然是巡访工作的重点,市民巡访团还会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现场考核测评的标准,继续对商业综合体的服务、消防、诚信经营、投诉机制、无障碍设施、电子监控、禁烟、食品卫生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巡访。
行百里者半九十,文明城市的创建,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市城管局局长陈如海表示,各级城管队伍要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与各综合体的良好服务关系,真诚地解决日常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同时要强化“门前三包”管理的行政执法工作,将问题堵消在源头和萌芽状态,共同为文明城市创建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