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出90条预警督办,启东“三管齐下”擦亮电子监察“火眼金睛”  | 南通发布

今年6月底,启东市综合电子监察系统开始试运行,截至目前,实现了对公务用车、三公经费、建设工程、政府采购、行政权力等方面的监察。一个多月里,启东市综合电子监察中心通过开展预警督办、研讨预警规则、扩大数据对接等方式,提高监察精准度,三管齐下擦亮电子监察“火眼金睛”。

开展预警督办,筛除客观原因。综合电子监察系统通过对今年5至7月份的所有数据进行扫描分析,得出多方面的预警信息,经统计整理后,将公务用车预警交予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将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类预警交予行政审批局分别核实处理。

经过单位自查,排除了因客观原因产生的预警,将筛选后的6个预警信息发至启东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此次的交办是让两家职能部门对公务用车、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类产生的预警情况进行全面的判别,既是一种提醒,也是为后期预警规则的制定收集更多有针对性的意见。

完善预警规则,提高监察实效。在系统试运行期间,该中心邀请了启东市纪委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对系统的各大监察模块预警规则展开深入交流,进行详细的研讨,不断修改完善预警规则,更好地实现监察的及时性、精准性,发挥监督实效。

对接多方数据,增加对比维度。在预警督办的同时,该中心也意识到发现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大数据比对。通过扩大数据来源渠道,增加数据对比的维度,提高预警监测的精准度,如三公经费监察中对接税务局的发票信息,公共资源交易中对接编办人员信息,行政权力监察中对接住建局项目审批信息、市场监管局的营业执照信息,公务用车监察对接交警大队公务用车事故处理信息,扶贫领域对接民政低保、公安户籍、阳光扶贫等,三者数据相互关联,精确预警扶贫领域违纪问题。

截至目前,启东市综合电子监察中心共发出90条预警督办,涉及三公经费、公车运行、行政权力、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等五大领域,对于一般预警发至责任单位进行督办,针对重点预警则发至启东市纪委相关责任科室,目前已有41个督办件已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