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电动车戴头盔”新规执行已进入“最后倒计时”。其中一个“热点”中的“焦点”是:驾驶共享电动车手头一时没有头盔怎么办?8月12日下午,记者分别采访了街头市民、公安交警、永安行、城管人员,了解到独家、权威的最新信息。
时刻带着头盔外出?
市民认为刚性制约让大家好尴尬
今年25岁的陈倩,手指着街头路边的共享电动车,对现场随机采访的记者有点无奈地说:“下载APP软件,扫一下码就可推走骑行,共享电动车真是方便得不得了!说实在的,对于像我这样非常讨厌堵车、又喜欢四处逛逛的年轻人来说,共享电动车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订制的。可是,现在这个骑共享电动车也要戴头盔的政策一出来,就让我们有些尴尬了:是不是只要外出时,都要像个时时准备接受任务的战斗机飞行员一样,手上拎一个头盔时刻‘待命’呢?这样的场景,还真不是夸张,而是实实在在的状况。说实在的,让人有点儿无语。”
对于这样的规定,市民王晓峰站在街头,也有话要说。“共享电动车之所以广受欢迎,最关键的,还是它服务的便捷性。不管走到哪里,只要不开私家车,扫码取车走人,多方便?现在,问题来了,你还得时时刻刻手上备着一只头盔,有了这个装备你才能去共享身边设点越来越多、取用极为方便的共享电动车,否则,不管在什么时候,就只能望车兴叹;因为,没准儿前方就有警察叔叔查你。即便侥幸没有警察叔叔现场查处,无处不在的电子监控摄像头也会拍下违规的状况。所以,说实在的,这对市民使用共享助力车带来刚性制约。”王晓峰表示。
总之,受访的市民们认为:这样的“刚性制约”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让大家好尴尬。
应当佩戴安全头盔!
骑永安行共享电动车必须守规矩
驾驶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的理由有千万种,但戴头盔的理由只有一个:安全!
这些天来,南通市民广泛关注永安行共享电动自行车是否应佩戴安全头盔一事,成为一个生活中的“热点”。
南通市交警支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各地警方在落实有关规定方面,执法“一把尺子量长短”。譬如,为进一步加强租赁电动自行车管理,回应市民关注的问题,常熟公安交警部门经向上级公安机关汇报后对永安行在常熟区域已投放助力车进行了参数鉴定,该车属电动自行车。交警部门联合城管部门把该情况向永安行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通报,要求企业落实骑车戴头盔的告知义务。同样,南通公安交警部门也如是。
为了增强电动车自行车驾驶人的安全意识,规范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交通行为,提升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率,全力预防和减少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发生,自8月15日起,公安交警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执法并对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未佩戴头盔的现象进行劝导教育。希望广大市民在出行中,做文明交通的自觉践行者。
南通市交警支队一位负责人最后特别提醒:遵规守法,出行更安全,相信通过蜀黍的严格管理和大家的努力,一定能营造更安全的交通环境。
计划一车配一头盔?
永安行正在等待总部的最后通知
绿色、便捷的共享单车一进入南通市场,就受到了市民的欢迎追捧。
永安行南通分公司城市经理张大鹏告诉记者,永安行在南通崇川区、南通开发区布局了2359个点位,投放2.5万辆共享单车。高峰期每天有三四万人次在使用,成为很多市民上下班亦或是“最后一公里”的常用交通工具。
针对“一车一盔”的政策,永安行积极响应,主动联系头盔厂商进行大批量生产。
“计划将来每一辆共享电动车配一个头盔,铺设方式等具体措施还在等待总部通知。”张大鹏告诉记者,南通铺设量比较大,光共享电动车就有2万辆,全面铺开需要一段时间。
张大鹏建议市民在这段“缓冲期”内,同样不要心存侥幸,应自觉戴上头盔注意人身安全,因为一个良好安全习惯的养成,靠的是日积月累,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在此期间,永安行将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抓紧时间进行铺设,让用户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安全地使用共享单车,安享温馨服务。
南通市城管局车辆秩序监管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牵头监管部门,市城管局已督促永安行公司抓紧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工作,学习外地城市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提醒市民骑行佩戴头盔。
(图片为本报记者周朝晖在街头现场和公安机关现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