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在启东市惠萍镇水果小镇“阳光兄弟”葡萄园里,胡佳峰、王昌宇、赵旭勉3个小伙忙着包装刚刚采摘下来的葡萄,为当天的订单做好发货准备。“今天大概采摘了200来斤,我们进行分拣、装箱之后送到客户的手里。”胡佳峰告诉记者。
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飘香的葡萄吸引了很多顾客。不一会儿,专门从上海驱车前来提货的顾客到了。“这个葡萄品质好,味道独特,有其他葡萄没有的香味,今天我的车大概可以装50箱。”
胡佳峰是惠萍镇海鸿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由于家在外地,每到节假日,胡佳峰总喜欢开着车在惠萍镇辖区内转悠。“只有多了解这个地方,才能更好地融入这里。”和胡佳峰有着同样爱好的,还有在镇政府工作的王昌宇和赵旭勉。
2019年初的一个周末,3个人像往常一样相约去水果小镇“溜达”,在靠近公和村的地段,两个闲置的大棚引起了三个年轻人的注意。打探后获知,这两间闲置的大棚是镇政府出资修建的,之前的租户刚将土地腾出来。“这里有闲置的土地,又有这么好的地理位置,我们为什么不试着自己干点啥呢?”3个人的想法出奇一致。
3个人立刻着手准备了起来,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并将计划书送到了惠萍镇党委副书记杨林的办公桌上。惠萍镇党委班子开会讨论后决定,将闲置的大棚租给他们创业。
土地有了,种植什么成了一个问题。考虑到王昌宇有过种植葡萄的经验,而赵旭勉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3人商议后决定种植市面上价格较为昂贵、品质较好的“阳光玫瑰”葡萄。“这个品种只要能结出相对好一点的串型和果型,口感风味还可以的话,基本上售价、批发价都在10元以上,是传统葡萄的2~3倍。”有过种植经验的王昌宇说。
去年3月,3人的创业计划正式启动,他们给自己的葡萄园起了个响亮的名字“阳光兄弟”。“取这个名字,是希望自己种植的产品能让所有人都知道,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王昌宇说。
每天,3个人只要一有空就扑在这片种植园里,边学习边实践。葡萄种植对于土壤的要求比较高,3人便从改良土壤开始。“为了提高土壤的松弛度,让土壤的透气性更好,我们每亩地大概用了十几吨的商品有机肥,还有一些农家有机肥,农家有机肥主要是羊粪、牛粪。”赵旭勉说。
创业起步阶段,为了节省人工费用,不少农活都是三个年轻人自己干。“比如掐卷须这种小活请工人干,一个小时要十几块,我们三个人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干,能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胡佳峰一边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盘算着,“以前我是五谷不分,现在跟着他们俩,也能摸出一点门道了。”
在兄弟3人的精心培育下,种植的葡萄今年终于迎来了成熟期,果园里挂满了一串串诱人的葡萄,晶莹剔透、颗粒饱满、香甜多汁。推向市场没几天,销售额就已超过2万元。而除了阳光玫瑰,仨兄弟还选育了其他一些优质的葡萄品种。
初尝甜头后,仨兄弟又流转了6亩土地,以便进一步扩大试种规模,从而获取更多的种植经验。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带动周边农户实现规范化运作,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将“阳光兄弟”的香甜葡萄变成乡亲们发家致富的共同事业。
“下阶段,我们想把技术传授给周边的农户,带动周边农户共同种植,由我们来统一销售。我们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可以实现一个质的飞跃。”三兄弟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