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海工是南通的产业地标、城市名片。10月29日,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举办可持续发展现场报告会暨成立25周年回顾活动,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用多次刷新造船业新纪录、船舶智造领跑全国等一系列骄人成绩,总结回顾25年发展历程,答好新时代船舶海工产业发展问卷。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船舶海工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培育,南通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造船基地和海工基地,正在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基地。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作为我市船舶海工行业龙头企业,从1995年落户至今,坚持扎根江海,深耕主业,勇于创新,迅速成长为中国现代造船的标杆,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科学发展道路。
25年来,企业在全球船市的跌宕起伏中始终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累计高质量建造各类船舶200余艘,诞生了中国第一艘5400标准箱集装箱船、第一艘国轮国造30万吨超大型油轮、第一艘5000车位汽车滚装船等新记录,填补了中国造船业多项空白,建造工时、钢材利用率等主要指标达到日韩船厂先进水平,打出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品牌。面对新一轮科技变革,企业积极创新制造模式,精益造船、智能造船领跑全国,先后荣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船舶行业首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车间”、“江苏省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认定。自2011年起,企业先后投产型钢、条材和先行小组立、小组立焊接、管加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2-4倍,生产设计、详细设计能力、效率与日韩等国先进船厂比肩,目前已形成一支逾600人的研发团队,实现了从船舶设计、原材料采购到船舶建造的全过程电算化管理。今年1-9月份,企业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式增长,应税销售与去年基本持平,新增订单较去年增长110%,成为我市积极对抗疫情冲击的发展典范。
市政府党组成员王晓斌参加活动并讲话,希望中远海运川崎以25年发展成果为新起点,加快推进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模式创新,在全球船舶产业格局调整中抢占制高点、再攀新高峰,政府部门将一如既往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