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是全国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试点9个地级市之一。10月27-29日,国家卫健委监督局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了全国医疗监督培训班暨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试点工作总结会。市卫健委副主任沈俊涛在会上就我市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试点工作情况做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市坚持“全市一盘棋”与“大卫生监督”理念,集聚全市卫生监督优质资源,组建市县、市区2个卫生监督共同体,统筹协调、整体联动。以依法执业自我管理信息系统为抓手,全面压实机构主体责任,研制一套系统—依法执业自我管理系统。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推广使用,真正起到隐患早发现、漏洞早排除、盲点早消灭,预防在先、举一反三的效果。目前,全市医疗机构建立依法执业管理办公室48个,管理员118名,协管员623名。在全市7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依法执业年度全面检查,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各机构开展各类自查近500余次,进一步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
为扎实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我市以社会办医疗美容机构为试点,探索开展医疗机构信用等级评价,对全市35家医疗美容机构开展信用评价。市卫健委与市编办、市信用办联合开展公立医疗机构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将多元化监管平台纳入“五医融合平台”建设。围绕提高市域治理能力,推进医政、医疗、医药、医保和医学五大领域业务平台的深度融合,以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一户一档,一档一员”信用档案为纽带的多元监管无缝嵌入,实现监管事项清单化、监管过程电子化、监管记录连续化、信用评价动态化、监管预警智能化、监管结果公开化,达到事前提醒、事中告诫、事后审核、大数据分析评估、监管措施联动的智能监管目标。
积极构建跨部门跨区域协调联控机制。建立卫健委牵头、医保、市场监管、公安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综合监管协调机制,明确监管职责,构建联席会议、联络员协作平台,形成监管合力。在沪通之间创新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系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动态更新、实时共享两地非法行医“黑名单”,协同开展医疗失信行为记录、公示和预警工作。
此外,建立“三位一体”( 重点工作督查、专家指导、行风评议)督察平台,加大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依法执业、诚信自律、医疗服务、质量安全、卫生行风等方面的督察力度。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吸取各地成功经验和有效举措,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补短板强弱项,以更强的责任担当和更扎实的工作作风,打造亮点、形成特色,切实为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把好关口、守住底线,推动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