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考察调研,称赞张謇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值得今天的企业家去认真学习。昨天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共商我市如何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学习和弘扬张謇精神方面走在前列、争当表率。座谈会前,企业家们还循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学习先贤张謇实业救国、回报乡梓的生平事迹。这是我市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落实之举。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名优秀企业家,必须具有实业报国的大格局。只有胸怀对国家、对民族的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才能摒弃小富即安思想,不为眼前小利而动,以大胸襟、大视野、大气魄,去发展壮大企业,去成就一番伟业。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实现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国经济却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就是因为实体经济门类齐全、根深蒂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企业家必须保持战略定力,聚焦实体经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扎扎实实深耕主业,一心一意筑牢成事之基。
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一名优秀企业家,必须具有造福乡梓的大情怀。企业家本质意义上的成功,不在于其拥有资本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在于为民族做了多少事,对社会做了多少贡献,在于全社会对企业的认可。在当年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张謇先生敢为天下先,在家乡兴实业、办教育、广慈善,创办了第一座公共博物馆、第一所民立师范、第一所盲哑学校等诸多“全国第一”,展现了一位民族企业家的大爱情怀。如今,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南通也即将迈入“万亿俱乐部”,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企业家更应坚守“社会企业家”的定位,富而思源、富而思报,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和谐承担起更多社会之责,在南通发展新篇章中书其志、留其名。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一名优秀企业家,必须具有强毅力行的大气魄。张謇先生在创办大生纱厂之时,面对的是什么都缺的创业环境,但他“以强毅之力行其志”,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创业成功。当前国运昌盛,我市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企业家可谓身处历史上最好的创业时代。奋斗是企业家的底色,奋斗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使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大背景下,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企业家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看清大势、高点定位,勇于变革、大胆创新,咬定青山不放松,在规模上赶超头部企业、在技术上比肩行业标杆、在管理上对标国际先进,用智慧和汗水迎接时代的挑战。
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体,而企业家则是企业的灵魂。南通是江苏民营经济大市,正在奋力建设民营经济强市,我们更应该尊重企业家、崇尚企业家精神,为企业家大展拳脚厚植成长土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企业家创新创业何其艰辛。企业有所呼,政府必有所应。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就要心与企业家贴在一块、脑与企业家想在一起、力与企业家用在一处。要出台举措、落实政策,加快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制度,健全“六个一”产业强链推进机制,更大力度引导和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悉心培育出更多百亿级企业、“链主企业”和“隐形冠军”。对标苏南、上海,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让民营企业家得到最充分的社会尊重、受到最周全的呵护。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让我们将更多的阳光雨露洒向企业家,企业家必将用丰硕的发展成果,来回报家乡、造福乡梓。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牢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殷殷嘱托,大力培育“张謇式”企业家群体,推动民营经济更高质量发展,让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为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不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