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澎湃,五山和鸣,时来上下皆同力。
在决战“过万亿”、夺取“双胜利”的冲刺时刻,由南通市委网信办组织的网络采风活动走进各县(市)区,记录全市上下奋斗创造的火热场景,呈现全力冲刺的速度与激情。









(按采访顺序排列)
砥砺奋进正当时,无边光景一时新。
一路上,我们惊喜地发现,南通各地正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赋能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南通正坚决守好出江入海的生态屏障,加快建设美丽南通。

放眼海岸线,一座座白色风车林立于海天之间,这是如东最具代表性的沿海景观之一。
在这里,我们看到这座滨海城市正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加快释放资源禀赋,布局LNG清洁能源、绿色新材料等产业板块,全力打造“能源岛、产业港”。
来到崇川,秀美的滨江带上。一边是宽阔大江奔流到东,一边是茂密五山层林尽染。面向长江,鸟语花香,让人心旷神怡。201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实施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区域内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203家,搬迁住房2508处、拆除河道周边各类违建6.5万平方米,腾挪修复岸线5.5公里。
今天,拥江揽海、和谐共生,这里已成为南通的生态绿色廊道和城市客厅。
南通是枢纽要地,通江通海通上海;南通是发展宝地,正处在战略机遇叠加的风口。
在崇川区幸福街道沪陕高速北侧,南通动车所的壮观景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横向排开的数列动车犹如“陆地舰队”,只等一声令下,同台竞发。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壮观的动车组、繁忙的检修场景,更是南通综合交通新枢纽的美好未来!

中远、蓝岛、华峰……一个个海上矗立的开拓者,为启东的船舶海工产业增光添彩。更令人兴奋的是,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工程、通扬线通吕运河段航道整治工程、通州湾新出海口一期通道工程集中开工,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关于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的国家战略重大工程在启东落地生根。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正让“海安制造”迈向“海安智造”。

作为园内核心企业,江苏图灵智能机器人公司为海安剪折卷产业量身定制的多关节机器人成功下线,产量有望突破5000台套,产值可达1.5亿元,相比2019年逆势增长50%。
位于如皋工业园区西部工业区的南通斯密特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其产品正广泛运用于科普教学、天文景象观测、天体拍摄,安保监控、交通、航天等各类行业和重要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生产的高端天文产品先后被多次用于国家天文台天文奇象观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国际空间站的对地观测,以及美国白宫年度观星会活动中。
位于海门正余镇的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有个“独家宝贝”——500公斤高刚度重载搅拌摩擦焊机器人。预计本月国家相关专家组将对其进行终期检查,未来,C919国产大飞机机翼一体成型等高精度焊接作业有望不再依赖国外设备。
现在,以振康为龙头,正余已集聚16家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研发制造、系统集成企业,正打造全省首个机器人特色小镇。
时光倒流至年初,南通家纺的打开方式有点“惨淡”。到了下半年,却打出一场逆风翻盘的漂亮仗。
通州“明星企业”——恒力集团正努力实现全流程生产自动化、智能化,从而实现“车间节约了100多人,完全缓解了用工荒的困境”。
越来越火的“直播带货”在江苏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已不是新鲜词。今年以来,产业园大力扶持直播平台,积极鼓励、引导本地企业、微供门店踏足直播圈,累计直播场次超300场,在疫情期间为传统家纺业注入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一路走过,我们深刻感受到,跨上万亿俱乐部门槛的南通,正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实干,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快干,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巧干。
今年以来,面对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政策和日益紧缺的工业用地资源,通州湾示范区将资源盘活作为破解用地瓶颈的重要手段,年初率先部署启动资源盘活工作,紧抓全市“退二优二”工作契机,大力强化体制机制,持续推进攻坚突破,不断为高精尖释放资源,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位于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的南通市首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中奥苏通生态园,中国、奥地利双方正在生态园区设计和规划,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及管理平台建设,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和项目引进以及相关的教育与培训等多个方面进行合作推动。
生态园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成为中奥合作的体制创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先导区,国际高端产业的集聚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幸福是你们共同奋斗、亲手创造出来的!”
南通正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重大意义和核心要义,切实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实际行动。
加油!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