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通州区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努力在“两争一前列”实践中扛起通州担当。
围绕着“硬核区”建设,通州党员干部冬训有的放矢,突出问题导向、发展导向和效果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激发全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新活力,集聚区域发展新动能。
在机制上下功夫,凝聚硬核发展思想共识
近期,通州区委宣传部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不少党委(党组)把推进经济发展作为冬训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党员冬训,努力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起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该区委宣传部联合区发改委对全区企业发出倡议:结合党员冬训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习弘扬张謇“士负国家之责”的家国情怀、“独立开辟新路”的创业精神、“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格、“兼济天下苍生”的民本意识、“明洞世界大势”的开放视野,立足岗位,创新创造,奋发奋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各镇街也注重把冬训与地区发展紧密结合,以更高站位审视发展,以广阔思维谋划发展,以科学方法推进发展,全力做好融入长三角这篇大文章。“浦东怎么来的?那是干出来的!愣是靠着说走就走的劲头,三不一要的担当,拿下综合改革试验区”,在石港镇“星期三课堂”上,该镇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全面对标浦东新区,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新区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激励全镇党员汲取经验、主动担当、创新实干,早日实现石港镇的沧桑巨变。西亭镇打造“五大课堂”,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跳出“舒适圈”,放大毗邻高速、机场的交通优势捕捉发展机遇,加大与国家级高新区的联动,做强“3+2”产业体系,“闯”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新发展。
在渠道上显特色,助力冬训课堂学以致用
为优化冬训载体、活化冬训形式、丰富冬训内容,通州区创新开展“三赴”行动助力企业发展,让冬训课堂成为实用课堂。
赴非公企业送课。针对非公企业党组织薄弱、党员人数偏少等现实问题,该区提前做好调研走访,组织百姓名嘴将党课、党史送到企业,力求做到非公企业党员培训全覆盖。在企业内部开展强国学习打卡等活动,积极促进村企共建,有效拓展和延伸冬训影响力。赴农业企业指导。通州发动企业党支部与村居党组织联动培养一批“乡村能人”,发挥其在政策宣传、科技推广、产业示范、产品流通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一家一户发展的“小舞台”推向群众共同致富的“大天地”。赴重点企业献计问需。家纺、建筑等行业是通州的特色产业,通过发挥冬训工作“充电续航”“比武练兵”作用,使冬训理论赋能转化为重点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前进动能。
连日来,通州各镇区园别具特色的党员冬训活动争相上阵:金沙街道开展“金沙问计”谱新篇微调研活动,重点围绕经济发展领域,为企业项目建设、技术创新助力服务,同时征询破解发展瓶颈的有效办法,用于面上推广;刘桥镇、十总镇等地组织了“重走总书记路线 重温总书记指示”冬训体验活动。“这次冬训组织者十分有心,实践课堂很有新意,让我学到了许多,接下来我将好好学习,积极参加‘锻造工匠精神 永葆党员本色’微宣讲活动,激励其他党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在南通博物苑参加冬训活动的企业党员戴雨顺这样说道。
在民生上促效果,筑牢共建共享群众基础
“这个油菜长势良好,等气温回升后记得追施补伤肥,恢复植株生长。”寒潮来袭,通州区农业农村局200余名党员闻令而动,迅速深入田间地头做好寒潮应急处置的指导工作,将低温天气对作物生长、畜禽养殖影响的损失降到最低,用实践成果检验冬训成效。
通州区把党员冬训和百姓民生结合起来,将党的理论与业务知识巧妙融合,让冬训课堂变成冒着烟火气的“实战课堂”,让普通群众在冬训中得实惠。同时,不断创新冬训宣讲员队伍,充分挖掘乡间名嘴、创业达人、致富能手加入到宣讲活动中来,把技术要领传递给广大农户。金新街道开展“冬训能人在线课堂”邀请在外能人、优秀流动党员加入冬训直播宣讲团队,现身说法分享先进事迹、讲好创业故事、传授致富技能,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地方政策、地区规划相结合,反哺家乡建设,助力村民增收。
党员冬训处于春节前后,疫情防控正当时。通州区还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及疫情防控宣传,践行责任与担当,在疫情防控、服务民生方面锤炼党性、树立党员新形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