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是人们突发疾病或意外受伤时,请求紧急医疗救护拨打的电话,这是一条真正的生命热线。今年1月20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急救日”。为了让普通市民了解120工作常态,呼吁市民理解并配合急救工作,19日,市急救中心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旨在通过一线工作人员的亲身讲述,促进医院、急救中心与群众共同构建急救生命的绿色通道,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院前急救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从而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急救医疗服务。
任何人都应珍惜急救资源
深冬时节,心血管疾病、交通事故、煤气中毒和取暖引起的烧烫伤等意外情况时有发生,市急救中心也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期。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市急救中心共受理电话84329起,有效出车23438次。然而,在急救中心接到的来电中,仍有一部分是骚扰和误拨电话,这让急救者的“生命通道”被占用,急救资源被浪费,这让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痛心不已。
“任何人都有可能遇到意外伤害,都有可能需要120的帮助,因此任何人都应该珍惜急救资源,不可随意甚至恶意拨打急救电话!”市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南通市急救中心始建于1991年12月30日,承担南通市主城区日常院前医疗急救、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重大活动医疗保障、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等业务工作。目前,该中心现有工作人员86人,救护车34辆,投入急救运行的救护车 26辆。
向调度员讲清确切地址,并不简单
在拨打120时,当事人往往惊慌失措,常常因沟通不当而延迟救护车到达的时间。为此,市急救中心认为,如何引导市民有效拨打120成为当务之急。拨通120后,当事人应尽量保持冷静,与120急救调度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将对“与时间赛跑”的急救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急救中心的调度员白天4个在岗,晚上2个在岗,他们虽然不在救治一线奔波,却往往是第一个“接触”到求助者的人。“媒体开放日”活动中,调度员吴娅莉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道出了正确拨打120的注意事项。
她强调,首先要讲清确切地址,最好说清楚在城市的哪个区,哪条路几号,什么小区,几栋及单元几楼几号,不要只讲某某建筑物旁边之类不确切的地址;其次打呼救电话的应是熟悉伤病员地址的人,如果是在室外呼救,尽量讲清确切地点或交叉路口,如自己对路况不熟可让当地人帮忙,也可用智能手机的定位功能指导自己的位置。有的小区分一期二期等,也要说清楚。如果小区有多个入口,请告知离哪个入口较近。如本地有名称或读音相近的小区,也要注意告知区分;如果在高速公路上突发疾病或发生事故致人伤,请说明从哪个路口上往什么方向,大概多远。如在高速上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可先拨打110取得交警的帮助,尽快将准确地址告知120调度员;拨打120电话后请尽量保持电话畅通。
向医生讲清病员情况,可用两个公式
“一般急救车配有除颤仪、多参数监护仪、心电图机、车载呼吸机、便携式胸腔按压器、吸痰器、气管插管设备、颈托、氧气瓶(袋)、夹板、铲式担架、上车担架、急救箱及多种急救药品。”活动现场,市120急救中心急救科科长郁献国逐一向记者这些“急救神器”。
他说,院前急救由于具有“急、危、险、重”的特殊性,患者家属心理上往往比较急切,一些家属会抱怨医生救治不及时,“但因为客观因素的存在,我们的医护人员抵达现场施救确实需要一些时间。因此家属一定要讲清病员情况。”郁献国举了个例子,比如,应讲清楚昏倒、从楼上摔下、跌倒、抽搐、呼喊不应、呼吸困难、吐血、车祸等,不要只讲“人不行了”等比较模糊的概念,以便医生选择携带适合的专业工具到达现场,节省时间。如果是伤亡人数多的大型意外灾害事故,应告知事故原因,伤员数量和大概的伤情。总之,如果家属能把病人信息提供全面,就能极大地减少救治时间。
为此,郁献国还分享了两个快速说清病情的公式,外伤: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哪个部位+出现了什么情况;非外伤:哪个部位+怎么不舒服+多久了。
压缩救治时间,还需病员家属配合
作为急救中心的驾驶员,每次出车,都是一次生命的“摆渡”。但他们经常会因为跨地区转运以及复杂的交通路况,被病员家属责备“来得太慢”。
市急救中心驾驶员宗晓鸣告诉记者,“我们平均每天出车70-80次,高峰期一天近百次,急救中心人手不够,一辆救护车只配有医生,护士(或者担架工)和驾驶员三名人员。像遇到有些老小区没有楼梯或者病员体重比较重的情况,希望家属能配合我们一起搬运患者,从而进一步压缩转运时间。”
宗晓鸣建议,在等待救护车抵达的过程中,家属最好抓紧准备去医院必须的物品,如病人病历卡、医保卡、现金等;搬走过道上阻碍伤病员搬运的各种物品,以便更快搬运患者;最好请人到小区大门口、路口或标志性建筑物旁引导救护车,以便急救人员尽快到达现场。他强调,如果室内呼救者病情较严重且周围没有其他人,请将尽量将门打开方便急救人员进入。“因为如果呼救者失去意识,而门户紧闭,急救人员通过其他方式强行进入室内会耽误病人宝贵的抢救时间。”
救护车是与死神赛跑的车辆。在“国家急救日”到来之际,市急救中心呼吁:市民不要占用应急车道,主动让行救护车!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已自行前往医院,请务必打个电话回车,以免浪费有限的急救资源。急救资源宝贵而且急救人员非常繁忙,轻微伤无需送医处理的患者不要随意拨打120,切勿盲目占用公共急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