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急性腹痛,原来是消化液“六亲不认”! | 南通发布

众所周知,人体分泌的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胰液、胆汁、肠液等)主要用于消化食物,使之便于吸收,正常情况下,消化液只会对待消化吸收的物质“精准打击”,可44岁的姜先生却出现消化液“反噬”的情况,变得“六亲不认”,腐蚀消化自身器官。不久前,姜先生因急性腹痛入住南通三院消化科治疗。

市三院消化科主任卞兆连博士介绍,姜先生腹痛、腹胀、恶心等一系列症状是急性胰腺炎所致,而急性胰腺炎就是因为胰液中的胰酶在胰腺内被提前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据了解,胰腺里面的胰酶是以没有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正常情况下,胰酶在肠道内被激活,才具有消化分解功能。然而,当胰酶提前被激活,这些原本用来腐蚀消化大鱼大肉的活化酶就开始消化自身器官了。卞兆连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就好像过年放鞭炮,正常情况下是点着了赶紧扔,但这个鞭炮却是个假冒伪劣产品,提前在手里炸了,结果手被炸伤,而提前激活的胰酶也在胰腺里“炸”了,导致胰腺自身被腐蚀消化,出现水肿、炎症、出血、坏死、感染等一系列连锁反应。44岁的姜先生不幸也成了急性胰腺炎的又一位“受害者”。

急性胰腺炎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种,其中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凶险,死亡率很高。专家表示,近年来,急性胰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每年发病人数超过100万,现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住院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已不再少见,且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特别是酒精与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同时摄入,使胰酶分泌增加,这时胰脂肪酶分解甘油三酯,释出游离脂肪酸损害胰腺。临床上,因胆石症、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和高脂血症导致胰腺炎发病的患者超过70%。

急性腹痛是急性胰腺炎最早出现,也是最典型的表现,多为上腹正中或偏左突发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也可出现全腹痛、腰背部疼痛,进食后持续加重,常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严重者还可出现中毒性休克、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为此,卞兆连提醒:有胆道结石、暴饮暴食、高脂血症、大量饮酒等情况,一旦出现急性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须立即暂停进食,尽快就医。

令人欣慰的是,由于送医及时,姜先生入院后医护人员予以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及补液支持等治疗,目前复查各项指标和CT较入院时明显好转,已逐步开放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