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通园区:“贴心管家”助力社区发展 | 南通发布

“奶奶,最近连续高温天,您少出门,注意安全。”7月19日一大早,苏锡通园区江海街道星苏社区党总支书记童建岗黝黑敦实的身影,就出现在辖区桃李新村,他看望独居老人群体,做好老旧住房用电、用气隐患排查,确保老人们安全过暑。

看着童建岗对新村环境熟门熟路,对社区居民个人情况熟稔于心,很难想象,这位被大家亲切称呼为“贴心管家”的书记,上任仅仅2个月时间。这2个月来,他坚持以服务居民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细致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奋战文明创建第一线,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点赞”。

身体力行,奋战文明创建第一线

七月仲夏,烈日炎炎,通城气温已连续多天达到36℃以上,与气温一同攀升的还有童建岗和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文明创建热情。

星苏社区服务区域总面积13.6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覆盖3个居民小区,涉及2个沿街商铺,辖区范围广、整改事项千头万绪。

社区虽小,却也代表着整个园区的文明面貌。童建岗全面负责起社区文明创建攻坚的统筹指挥、宣传造势、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文明创建工作开始后,他几乎常住在江海街道,认真对照文明创建标准和要求,着力做好环境整治攻坚工作,对于文明创建工作的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存在的问题都反复排查,事无巨细地抓好整改攻坚工作的执行和落实。

在一次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巡查过程中,他发现小区有人在绿化带边私拉晒衣线晒被子,不仅严重影响小区美观,而且违反文明创建要求。童建岗找到当事人,当事人脾气相当倔,以家人生病、自己年事已高为借口,与工作人员争执,不予配合。童建岗不厌其烦上门宣讲文明创建有关政策,并从以人为本原则出发,在该居民的楼下安装小区统一标准的晒衣架,既方便居民晾晒,又维护小区环境美观。

走进星苏社区,绿树掩映中,居民小区环境优美,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整齐美观。很难想象,曾经这里杂物乱堆乱放、绿化带乱停车、“小广告”乱贴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童建岗带领动员社区党员、居民群众、物业公司清理“牛皮癣”、治理卫生死角、拆除私搭乱建、清理乱堆乱放、规劝不文明养犬等百余处,店铺“门前三包”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在他的影响下,小区环境每天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心系百姓,积极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居民的事无小事,只要居民的合理诉求,我们都要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这是童建岗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自从到星苏社区上任以来,他经常走进居民家中倾听居民呼声,了解居民意愿,当好居民贴心人。通过走访,很快熟悉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有四多:老年人居多、家庭困难户多、外来人口多、残疾人多。

带领社区工作人员看望和慰问弱势群体、牵头策划举办志愿帮扶活动活动、开展端午慰问、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童建岗与社区工作人员把为居民服务、帮助弱势群众作为社区工作和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的核心活动,将居民的冷暖放到心上,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党的关怀。

在一次日常开展秸秆禁烧(禁抛)巡查工作中,他了解到,顾某夫妇因遭遇严重车祸在医院治疗,割倒的油菜已经沤在地里十来天了,加上雨水天气较多,眼看要霉变发芽,夫妇心急如焚,急得团团转。正在夫妇一筹莫展的时候,童建岗带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上门来帮助顾某夫妇抢收油菜籽。抱油菜秆、打油菜籽、筛油菜壳、装袋、搬运,经过4个多小时的辛苦劳作,终于将所有的油菜籽抢收完成,听到消息的顾某夫妇也终于放下了心。

履职尽责,统筹落实好秸秆禁烧(禁抛)工作

今年5月,童建港从一名苏锡通园区执法人员,通过双向选岗,成为星苏社区党委书记。秸秆禁烧(禁抛)工作是他在新岗位遭遇的第一个考验。

“不燃一处火,不冒一处烟”就是军令状。秸秆禁烧(禁抛)工作也如同一个战场。

童建岗统筹落实好日常居民服务工作之余,带领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奔赴田间路头,投入到秸秆禁烧(禁抛)工作当中。近50天的秸秆禁烧(禁抛)防控战,他几乎吃住在单位,放弃节假日,带领工作人员在重点路段和田间早中晚全天候不间断巡查,严格管控,加强防范,及时发现和制止露天焚烧行为。

他清早五点多来到田里,向种植户发放禁烧(禁抛)宣传资料,登记信息;中午,他向打油菜的种植户宣讲禁烧(禁抛)相关政策和和焚烧秸秆的危害性;晚上,他带队值班巡查火点隐患的重点田块和路段。为消除焚烧隐患,他还亲自带队清运油菜秸秆,在他的高效组织下,星苏社区圆满地完成街道布置的秸秆禁烧(禁抛)任务,辖区巡查区域未发生火点。

“火车跑得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在童建岗看来,他就是这个社区的“火车头”,要以言行影响和感染了身边更多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图片由苏锡通园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