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计春是一位做足体育报道的 体育“门外汉”总编 | 南通发布


晚报历来重视人才培养,这是2010年时任总编辑范计春(中)带领年轻记者赴如东洋口港采访。 徐培钦


又到奥运季,体育记者们摩拳擦掌准备发力。

南通体育的辉煌在本地家喻户晓,其中离不开《江海晚报》辉煌的体育报道。而创下晚报体育报道的辉煌,原总编辑范计春当计头功。

他不懂体育,不看体育报道、不看比赛直播,对体育根本不感兴趣。他唯一喜欢的跟体育搭点边的项目是下土匪棋(军旗的一种翻翻棋下法);唯一坚持着的跟体育无关的运动是遛狗。

一次,我和他出去参加全国晚报体育会议。席间,他主动跟邻座炫耀南通的世界冠军。人家问南通有些什么运动员。我心想,坏了,他可能说不上来。“王励勤。”他竟然脱口而出说了一个运动员名字,也许其他的他也报不出来。

这可不妙,满座都是国内体育名记、名编辑,而王励勤又是国际乒坛大名鼎鼎的上海籍大明星。接下来当然少不了我的一番救场。

2008年8月12日晚上,北京奥运会男子佩剑个人决赛正在进行,夜班编辑们紧张地盯着电视屏幕。老范没兴趣看电视一眼,还时不时地走动挡一下大家的视线。当南通仲满拿下最后一剑、在场上欢呼时,全国观众在欢呼、全编辑部在欢呼。而老范知道情况后,他叫得最响、蹦得最高,当即宣布,当晚用16个版面欢庆南通健儿一日夺三金的壮举。

这就是老范。你千万不要以为他是个体育盲就不重视体育报道。其实,在他的统领之下,《江海晚报》的体育宣传在全国地市级晚报中声名鹊起、独树一帜。作为总编辑,他不可能是全才,但他知道什么新闻重要、什么新闻值得重视。

为了能更上一层楼,我跟着他数次前往北京、天津找晚报体育协会的领导商谈入会事宜。江海晚报终于跨进晚报体育学会这个大家庭。

在老范等人的努力下,2010年起,江海晚报具备了参加中国业余围棋界第一赛事“全国晚报杯”的资格。11年来,我们跟北京晚报队、新民晚报队、扬子晚报队、羊城晚报队、钱江晚报队等数十支传统强队过招对决,先后取得了个人亚军和团体第四、第五的好成绩。

2004年雅典奥运会,老范创造性地特约两位钱江晚报通籍体育记者为家乡晚报发来了大量前方一手稿件。盛会结束后,钱江晚报前方记者、后方编辑集体在江海晚报召开庆功会,使两报的合作走上新台阶。

2008年,北京奥运会,老范带领我赴京租下一套住宅作为奥运报道据点,派出了施亚、王全立、瞿亚楠、何家玉、郭小平、吴银华等一批记者;同时沈阳、青岛、上海赛场也有王广祥、何剑荣、房亚楼等记者驻守。庞大的采访阵容,似乎预见了南通健儿成绩的辉煌。

2009年,在范总等领导的申办和盛邀下,全国体育学会年会在江海晚报召开,南通第一次云集了这么多体育记者。一时间,全国数十家晚报对南通体育、南通美景进行了轮番报道。

2010年,范总破冰决策,派记者远跨几万里前往南非报道足球世界杯,江海名记黄俊生不负众望,在38天时间里,每天一篇两三千字美文见报,几个月后结集出版。那天在鸭绿江边举行的南非世界杯报道总结表彰大会上,北京晚报领导、全国晚报体育学会吕会民会长一手举着新鲜出炉的《浮光掠影世界杯》,一手敲着主席台说,这一次,你们哪家能跟江海晚报比。

……

老范的重视,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体育记者、编辑,他们的新闻作品屡获全国、省级大奖。

我曾说过,南通体育现象里不能少了王全立的体育新闻成就,对地市级晚报来说,他的成绩是极其卓越的。作为体坛周报、新浪体育等顶尖体育媒体特约记者,他先后发表了数百篇重要体育报道,南通体育现象的对外传播,王全立是作了很大贡献的。他还被国际羽联授予功勋奖,当年全世界仅有5人获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