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水道,百舸争流。今年上半年,南通辖区内的南通船闸、九圩港船闸、焦港船闸、海安船闸、吕四船闸等五所船闸共开放30388闸次,同比增长3.72%,全力保障水上运输“大动脉”。入伏以来,全省高温预警接连发布,炎炎烈日下,五所船闸全体工作人员坚守一线,以实际行动强服务、办实事,积极营造安全便捷的过闸环境。
站立船头保畅通
20日,连申线江北口门焦港船闸南来北往的船只交织如流,在焦港河下游靖江大桥附近的焦港船闸现场管理艇工作人员秦臻,正顶着炎炎烈日对待闸船舶进行前置管理。
焦港船闸作为连申线苏北口门,日船舶流量在300艘左右,下游航道水情复杂,加之待闸区靠船段将要施工无法靠船,一次只能调度10条船舶直接进闸,其他船舶必须由现场组管控在引航道外进行预调度,确保船闸设施和过往船舶安全。
“船员朋友们,焦港船闸待闸区靠船段将施工,未调度船舶请在引航道外等候,已经调度船舶直接进闸,不要在待闸区停靠,请服从我们的管理,在靖江大桥附近停靠,确保安全,谢谢大家配合。”下午2时许,地表最热的时刻,南通船闸排档艇甲板温度高达63℃,秦臻时而走在“铁板烧”的甲板上,时而上下蒸笼般的船舱,不到5分钟,他汗水已经浸湿了衣裤,豆大的汗珠正从他的脸上“吧嗒、吧嗒”往下滴,一个班次下来衣服不知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多少次。但因为岗位的特殊性和船闸工作需要,有很多跟他一样的同志无法避开高温作业,在炎炎烈日下依旧坚守岗位,用汗水诠释责任,用实际行动护航着南来北往的船只。
面对高温,焦港船闸强化信息公示和联动保畅工作,通过高频、信息平台等及时发布水情、船情、天气信息,向船员开展高温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方便船员及时知晓。扎实开展“送清凉”活动,购置防暑降温物品发放一线职工和过往船员,向船员宣传岸电清洁能源使用。
7月以来,焦港船闸已安全放行货轮3250艘,放行集装箱46艘次,1352个标箱,船舶通过量112.68万吨,货物通过量213.94万吨,有力保证了连申线重点物资水路运输。
精心养护保安全
七月,南通进入“炙烤”模式,南通市气象台也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但是南通船闸待闸船舶数量依旧维持在200条以上。为了维护船舶进闸秩序,保证船闸平稳畅通,南通船闸坚持24小时放闸,全天运行,所有工作人员坚守岗位。
船闸设备的日常养护、设备状况更是重中之重。机电班加强日常维保,每天对机电、船艇等设备设施进行巡检,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保障设备设施技术状况良好。
“火辣辣”的高温天气是对船闸运行中心一线养护人的考验,却也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20日上午,南通船闸运行中心运行设施养护的现场,烈日暴晒下的启闭机泵房如同桑拿室一半。“90后”的机电班班长韩朋非和同事们在空气闷热的环境中,按照养护要求开始日常机电设备养护。不到5分钟,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们依然认真工作。在去往闸门顶平车进行电磁刹车日常保养的路上,韩朋非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说:“虽然天气是挺闷热的,但大家都能克服,船闸运行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与船闸运行安全密不可分,一定要做好。”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养护人,南通船闸才能保证高效平稳运行。高温下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下一步,南通船闸运行中心将继续梳理高温期间船闸养护管理工作重难点,强化养护管理措施,“对症下药”,攻坚克难,全力做好夏季运行养护工作确保南通船闸稳定运行。
航道建设保进度
19日下午6时许,吕四船闸下游引航道左侧护岸改造工程现场,依旧是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卡车、混凝土罐车来回穿梭,施工人员身穿长衣长裤,头戴安全帽,正紧张施工,豆大的汗珠顺着脸庞滑落,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还有些斑斑盐渍。“为了避免太阳直接照射皮肤,尽量减少一些伤害。”现场施工人员说道。
目前,该段护岸底板、墙身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浇筑中。吕四船闸组织施工人员战高温,保进度,错时施工,抓紧工期,预计今年11月底能投入使用。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工程内容为拆除老护岸180米,新建重力式护岸370米,按五级航道标准进行建设。新护岸建成后,将有效保护航道岸坡稳定,防止护岸水土流失,有效改善航道通航环境,提高航道通航能力,对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进度重要,大家的安全更重要,要想方设法保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吕四船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高温和施工任务紧迫的矛盾,吕四船闸下游引航道左侧护岸改造工程现场办与项目办把防暑降温与安全生产相结合,在保障一线作业员工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有序推进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