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故事给党听 | 通州区委组织部多措并举加快人才集聚、推动人才开发、优化人才服务——不断提升通州人才资源竞争力 | 南通发布

近日,通州区委组织部宣布出台人才新政——《关于加速建设人才高地 推动通州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通州继2016年之后,时隔5年出台的综合性人才政策,希望进一步形成区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集聚更多高层次人才落户通州、创业通州、发展通州,携手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

近年来,通州区委组织部紧紧围绕“提升人才资源竞争力”,以人才政策升级加快人才集聚,以人才工程牵引推动人才开发,以人才机制创新优化人才服务,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生态体系。据介绍,“十三五”以来,通州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让人才更好地服务通州“一主一新一智”产业,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截至目前,该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785名,人才初创企业实现产业化72家、实现挂牌上市3家、进入上市轨道3家、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

今年年初以来,通州区委组织部发挥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的牵头抓总职能,进一步凝聚合力,为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搭建舞台。召开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十四五”人才专项发展规划以及全年人才工作要点,部署人才引进、培育以及政策落实等工作,凝聚人才工作合力。新出台的人才政策,从创业启动资金、产业化成长奖励、创新投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15条举措,新政产业贴合度更紧、人才覆盖面更广、项目资助额更高,政策竞争力明显增强。

通州区委组织部实施靶向引才工程,坚持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推动人才与产业互融共生,上半年共引进创新创业人才42名。组织部分片区开展全区产业人才大调研活动,全面走访区内重点骨干企业,准确摸清产业升级、企业创新的人才需求;举办通州区创新发展暨南通高新区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园区大会、海归博士通州行暨创新创业交流活动;组织科技镇长团赴上海、南京等地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定期开展工作例会,总结部署招才引智工作。

通州区委组织部以人才引进计划为牵引,以人才培养工程为重点,深入挖掘培育各行业各领域人才,促进人才队伍整体开发、全面发展。根据企业人才需求,与海外引才机构对接,挖掘海外人才,组织一对一跨洋视频面谈,申报符合条件的国家级人才27人;围绕省、市人才计划的最新要求,精心组织项目摸排、材料审验、网上申报,邀请行业专家多轮次开展模拟答辩。5名双创人才、2个双创团队、1名高技能人才进入省“双创计划”专家评审环节,14个人才项目入选市“江海英才计划”;组织实施区第二期“312人才培养工程”,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综合评审等环节,选拔出全区190名专业技能人才、民生人才,其中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8名,第二层次68名,第三层次104名。

把营造一流的干事创业环境作为人才资源集聚的关键,强化人才激励和人才服务。通州区委组织部组织通州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联合会开展“追寻习总书记足迹,感悟张謇爱国情怀”活动,开展人才企业行、金融对接等活动,提升人才凝聚力和向心力。梳理总结相关科技园以及入驻企业发展脉络、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对园区发展提出建议,推动人才项目有序入驻、续租和退出。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成立人才公寓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制定通州区2021年度特定人才购买普通(人才公寓)商品住宅实施方案,扩大房源供给,满足人才住房需求,让人才在通州安居乐业。

据介绍,今年下半年,通州区委组织部将坚持政治引领,释放政策“真红利”;围绕产业布局,打造产才融合“强磁场”;优化生态环境,构建人才服务“全链条”,聚焦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才融合示范区、创新创业集聚区、人才生态友好区”,以区“510英才计划”为引领,以高洽会等品牌活动为抓手,大力集聚高层次人才,着力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

沃太能源 袁宏亮:让企业与通州一起发展腾飞

“不久前,我参加了通州区的科技发展大会,感触颇深。”近日,沃太能源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宏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通州区的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很多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城市一员,能够有幸参与和经历以上的历史时刻,我感到十分振奋与激动。”

大学毕业后,袁宏亮入职德国西门子、宝马等国际知名企业,事业顺风顺水。2012年,他放弃了技术高管职位,决定回国创业。在通州区委组织部的引进下,袁宏亮的德国归国创业团队最终落户南通高新区。

“在落户之前,我们也在国内其他城市做过考察,最后还是决定来到通州创业。一部分是因为我们团队成员的家乡情结,最主要还是南通及通州区的党委政府对人才、科技的大力支持,各级领导对我们团队创业的热切期待和热情的帮助,让我们无法拒绝。”袁宏亮表示,“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从区到市、到省,各级对我们团队在人才、科技等政策上支持从未间断,推动我们企业快速发展。从通州区510英才,到市江海英才、省双创团队,我们几乎实现了人才奖项的大满贯。尤其是近几年,得益于全球储能行业的发展、“十四五”规划,企业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公司目前已完成了Pre-IPO融资,引入了蔚来资本、三峡新能源、招银国际、高瓴资本等多家知名的战略型创投机构,上市进程正在稳步进行。我们公司的储能产品安装规模在澳洲、德国等地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三,拓展了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2020年国外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公司销售额相比2019年仍实现了50%的增长幅度,实现创汇7000多万美元。”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袁宏亮介绍,近三年,沃太能源研发投入保持在6%以上,公司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70%以上,2020年引入国内外优秀人才120名,今年仍将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继续提升博士硕士在研发技术人员中的比重。“我了解到,区里出台了最新科技政策,这对我们这些科创型企业来说,是一剂推动新一轮发展的强心针。”袁宏亮说,“去年,我们企业被认定为科创板上市培育企业,获得了200万元的支持,今明两年还有400万支持。这也让我们下定了决心,2021年,我们企业将加大投资,加快新厂区的建设,加速全球化布局,同步推进科创板IPO工作。通州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我们企业会与通州一起发展腾飞。”

希太芯科技 杨亮亮:企业一定会在通州生根发展

“我们一直在上海做研发,到了产业化阶段,要开始量产了,正巧南通高新区去招商,我们就来看了看,没想到看了看就变成留下来了。”16日,江苏希太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亮亮在接受采访时笑谈,自己已经成为半个通州人,“我每周都要在通州住几天。”

杨亮亮是一名高校老师,2020年7月携手上海希太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江苏希太芯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南通高新区。公司主要从事晶圆外观检测装备,晶圆厚度、粗糙度量测装备及控制系统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这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原来我国70%至80%的市场份额都是欧美的,现在国外对我国进行贸易战、技术封锁,这也给了我们机会。”杨亮亮介绍,“目前,我们的产品完全可以达到国外产品同等技术水平,售价只是它们的60%至70%。同时新冠疫情期间,我们企业在国内,与客户交流也更紧密方便些。”2020年12月,江苏希太芯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当年销售收入达503万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含税销售额达344万元,预计全年产值1500万元。

谈及为何选择南通高新区,杨亮亮坦言,首先是被它的地位优势所吸引。南通高新区,处于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离上海也很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州相关部门对科技人才的大力支持,他们向我们团队提供了很多帮助。”杨亮亮介绍说,“南通高新区为我们提供了‘3年免租金、3年租金一半’的功能设施齐全的孵化场地和人才公寓,让我们创业、生活没有后顾之忧。从企业落地开始,通州相关部门的一站式全程服务就一直陪伴着我们,帮助我们申报国家、省、市、区各级科技项目,帮助我们进行成果转化。目前,我们已入选2020年通州区‘510英才计划’和2021年南通市‘江海英才计划’。”

“集成电路在南通高新区也已经形成产业群。”杨亮亮认为这里具备行业类交流的良好环境,氛围很好,自己的公司刚刚起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定会在通州生根,做得越来越好。

泛宇能源 王瑾:我们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全程服务

“目前,我们正在对企业拳头产品做进一步改进,并与北京一家大型融资机构接触,准备下一轮的融资。”16日,江苏泛宇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江苏泛宇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新能源高科技公司,创立于2019年5月,坐落于南通高新区。主要从事大型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数据监测、产品销售并提供相关的售后服务。公司创始人、技术团队核心成员王瑾是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士、硕士,美国华盛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主研方向为燃料电池和大型电网级储能系统,留美期间曾任职于美国硅谷多家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公司的研发部,具有多年一流工业界储能研发经验。

“我们因合伙人中有一名南通籍企业家,与南通结缘。来了以后才真实感受到通州对高科技企业的扶持。”王瑾说,“我们不但享受了厂房、人才公寓‘3年免租,3年减半’等优惠政策。企业还从落地开始就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全程服务,有专人陪同我们办理登记注册、人才落户、项目申报等事务。有一次,我们向江苏省申报人才项目,同时企业法人又在进行变更。根据规定,法人变更办理时间需要3至5个工作日,项目申报又快到截止日期。我们实在没有办法,联系了通州区委组织部,最后是他们帮忙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快速解决了这个问题,为我们申报项目赢得了时间。”

在生活上,通州也对高层次人才十分关爱。王瑾说:“有一段时间人才公寓屋顶要装修,需要入住人员暂时搬离。但那时正值企业研发阶段,我们分身乏术,最后也是通州区政府协调沟通,想出了两全之策,既不影响公寓装修,也免去了我们搬家之苦。”

目前,江苏泛宇能源有限公司已完成国产化和量产测试,申报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并承担了多个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公司产品涵盖十千瓦、百千瓦到兆瓦级的原型机,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万次以上充放电循环次数等技术优势。

拓邦环保科技 赵慧宇:政府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3万平方米的新厂房将于本月底验收,9月份正式投产。”昨日,江苏拓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慧宇向记者介绍。

2017年2月,中科院博士赵慧宇在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了江苏拓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致力于反渗透膜、纳滤膜等水处理膜材料的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及为客户提供专业水处理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现有产品聚焦水资源利用、超纯水制备、海水淡化三大类。“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产品就是增加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如印染企业、造纸企业都是我们的用户。”赵慧宇介绍,公司产品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谈及为何落户通州?赵慧宇坦言是被通州优良的区位优势和超有诚意的招引政策吸引来的。通州地处长三角门户,与上海比邻,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其重要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得到显现。“通州各有关部门主动上门服务,目前公司已享受的政策包括江苏省双创人才、南通市江海英才、通州区510英才的入选,三年免租的人才公寓以及2年免租的厂房等等。”

“通州区非常关心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赵慧宇颇有感触地说,“我们原有租赁厂房刚落地一年,就面临拆迁,这对初创企业是很大的影响。通州区有关部门从拆迁的谈判到新厂区土地的购置等各方面都提供了帮助,解决了企业的实际困难。通州区委组织部还组织新建了通州区高层次人才联合会,将区域内100多家高科技企业负责人聚到一起,举办活动让大家深入交流学习、互通有无。”

据悉,江苏拓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四年以来,项目研发及产品转化期间授权发明专利5件(有1件发明专利已进入国际国家阶段),实用新型专利4件,另有部分新发明专利已受理进入实审。公司也已先后通过高新技术企业、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CE、涉水产品批件等认证,获得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质量信得过企业、全国净水行业金鼎奖技术创新品牌、中国健康环境电器产业峰会专利和技术创新品牌等诸多荣誉。今年公司营业额将突破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