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揽客聒噪,居民怒讨“安静权” | 南通发布

家住我市崇川区端平桥街道晏园河东老街的几位市民,多次向南通市12345政府热线、公安110、南通日报新闻热线85110110等多部门反映楼下店铺噪音扰民一事,备受其扰。接到市民求助信息后,记者于7月26日上午冒着大雨赶到涉事现场进行调查核实——

不堪其扰——

市民向多部门投诉噪音扰民

“再这样下去,我们快要精神崩溃了!”这是家住我市崇川区端平桥街道晏园河东老街的几位市民,向南通市12345政府热线、公安110、南通日报新闻热线85110110等多部门反映的噪音扰民一事。

噪音何来?投诉人之一的王女士向记者反映,在晏园河东老街西围墙外,是一排店面房,地处端平桥农贸市场旁河西街的最北边;这些涉事店面房为招揽顾客,每天制造噪音。

“其中,3号楼楼下的‘小黄土猪肉’店铺,不仅卖肉,同时还在卖鱼卖虾,”王女士告诉记者,“每天一大早6点钟左右,店主就开始用高音喇叭在店门口吆喝,时间大概要延续到中午时分;作为附近楼上的住户,我们耳边整天被迫一遍遍反复灌输着‘大虾、罗氏虾’的吆喝声,深受其害,简直要疯了!”

王女士说,这一现象,少说已经持续大半年时间。

“家里有老人,也有小孩;耳边天天这样聒噪没得清静,你说,让人烦躁不烦躁?特别是节假日,全家人难得休息,却被这些噪音包围无处可逃,多可怕?”王女士说,大家实在是被这些噪音整怕了。

现场核实——

群众反映问题没有任何水分

“大罗氏虾19元一斤!走过路过不要错过!”7月26日上午10时许,接到市民投诉信息赶往现场调查核实的我们,站在南北走向的晏园河东老街上,果然,在一片嘈杂声中,听得最刺耳的,就是路边店铺内传来的阵阵大喇叭不断循环播放的吆喝声。

紧邻端平桥的这条河东老街,坦率地讲,虽然店铺林立,有卖水产的,有卖肉的;有卖南北货的,有卖蔬菜瓜果的……但是,嘈杂中有些凌乱。其中,发出招揽顾客“最强音”的,确如市民举报,是一家名为“小黄土猪肉”的店铺。我们看到,一只红喇叭藏在店前一辆电动车下,位置很隐蔽,声音却不小。

除了“小黄土猪肉”,正如市民所言,另外几家店前也有做广告的小喇叭在循环播放。

“不堪其扰的附近市民向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反映后,执法人员前来管一管,提醒店家将喇叭的音量调低,提醒他们不要扰民;可是,执法人员前脚一走,店家又将调低的音量再次调高,根本就是应付和敷衍!你们说,这样的执法监督,怎么可能正本清源呢?所以,大家感到很无奈。”现场一位市民指着制造扰民噪音的店铺,双手一摊,在无语中感觉很受伤。

记者现场实地采访所见所闻表明:市民们反映的噪音扰民问题,客观存在,并无虚言。

依法监管——

和谐生活环境事关民生福祉

记者在采访中通过政府热线12345了解到,每年,我市热线平台接到的此类投诉,数量不少,属于诸多“热点投诉”中的一项,具有一定典型性。那么,令市民们郁闷不已的噪音扰民难题,到底应该怎么解决?

经了解,通常情况下市民遇到此事可以向物业反映,让物业协调解决;物业应当出面制止,并向监管部门报告。如果当事人不听劝阻,那么,市民亦可报警。法律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城管队员已对一些店家使用喇叭揽客制造噪音一事予以多次劝阻;但确如市民所言,我们前面一走,他们后面又来。”在现场巡查的城管端平桥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职能划分,需要通过公安、环保等部门联合执法,才能彻底解决噪音扰民问题。”

确实,正如市民反映,店主面对投诉,反倒振振有词:“110都拿我没办法!”“谁让你们住在这儿的?”这些强词夺理的话语,从侧面折射出有关部门联合执法、有效治理噪音扰民现象的严肃性和迫切性。毕竟,民生无小事,牵动着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