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党代会报告·如东】辉煌5年·答卷 | 如东高质量发展谱华章 | 南通发布


这五年,如东儿女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激烈竞争中,干出新气势,拼出新位次,地区生产总值每年跨越一个百亿台阶,增速连续两年全市第一;项目建设持续保持全市第一方阵,百亿级重特大项目全市最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位居江苏省第11位,在最新的赛迪全国百强县排名中位列第32位。

这五年,如东人民挺进蓝海,打造“风机森林”,绿色发展高奏凯歌,绿色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如东最鲜明的特色,海上风电已初步形成全产业链体系,总装机容量达到250万千瓦。今年1-7月,77家风电产业链企业实现应税销售384.6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海上风电第一县”。

这五年,如东政治生态、发展质态、生态环境和党员干部精神状态持续向好,昂首跨进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富民惠民乐民安民交出出色答卷。


东临黄海、南濒长江的如东,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海鲜之乡、建筑之乡、长寿之乡和文化艺术之乡。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东上下以“能当第一就决不做第二”的必胜信心,“不说不好办 只想怎么办”的责任担当,“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过硬本领,攻坚克难,实现了“经济总量超千亿、发展速度夺第一、项目建设扛红旗、文明创建获殊荣、综合排名快前移”等一系列历史性突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持续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每年跨越一个百亿台阶,达到1155亿元,增速连续两年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持续省市领先,达到60亿元。去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跃升至37位。

实体经济成为如东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工业应税销售、工业用电量等重点指标持续位居全市前列,纳税超亿元工业企业、上市企业分别达到9家和5家,中天科技荣获全国质量奖,成功创建生命安防用品、海上风电、高分子材料3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成立如商总会,设立如东企业“金牛奖”、人才工作“金梧桐奖”。项目建设持续保持全市第一方阵,百亿级重特大项目全市最多,金光如东产业基地开机投产,桐昆项目加快建设,江苏如东LNG接收站扩建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圆满完成县级党政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实现“2330”目标,“互联网+政务服务”全覆盖,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基本建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推进,组建东和、锦恒、水务三大县属国有集团。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47.7%,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2.6%,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县。

服务业应税销售突破千亿大关,洋口港现代物流园被认定为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0余万亩,洋口外闸枢纽加固改造工程通过验收,刘埠渔港试运行,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2%,成功创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成全市首家村级供销社。

交通格局全面优化,启扬高速、国道228绕城段、省道334如东东段建成通车,洋吕铁路、洋通高速二期开工建设,通苏嘉甬铁路如东延伸段、如通苏湖铁路取得实质性进展。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是“十二五”时期的2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快于经济增速、达到37735元,居民人均存款余额突破10万元,分别是“十二五”期末的1.54倍和1.83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标。就业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29万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省市领先。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成效明显,累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0所,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指标和中高考成绩保持省市领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新冠疫苗接种率全市领先。新中医院、人民医院外科大楼投入使用,两家医院先后纳入三级医院管理。城乡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长期照护保险、居家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实现全国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

文体中心一期、新汽车客运站投入使用,“三河六岸”整治工程即将竣工,三号街区保护性开发进展迅速,鹤鸣公园全面开工,城镇化水平提升4.9个百分点,获评国家卫生县城、省优秀管理城市、省园林城市、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大力整治突出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深入推进河长制,组织实施“清水绿岸”提质三年行动,城乡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加速补齐,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全覆盖,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全面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南美白对虾规范养殖专项整治取得全局性胜利,国考断面和主要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类,市考以上断面优Ⅲ比例持续提升。区域治水工程先行启动区治理成效初显,获评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浒苔绿潮联防联控工作得到自然资源部高度肯定。

大气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持续深入开展化工产业整治提升和化工园区转型升级,2017年以来累计关闭化工企业38家,洋口化学工业园规划环评通过审查,跻身全国化工园区30强。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成省市特色田园乡村4个、市级以上美丽宜居乡村29个。县城新增公共绿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3%,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24.1%。


不断加强治理能力建设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建成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在全省率先建成运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逐步形成,“两防”机制全国推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

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规模以上企业创建达标率100%,化工企业二级标准化实现全覆盖,圆满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年小灶”任务,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本质安全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保持省市前列。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全国试点县。“中国好人”群体人数和批次位居省市前列,如东税务“爱心妈妈”团队获评江苏“时代楷模”,填补南通20年空白,如东供电公司退役军人共产党员服务队获评全国首届“最美退役军人”、江苏“时代楷模”。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网如东供电公司获评全国文明单位,高前村、洋口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县图书馆蝉联3届国家一级馆,丁杰艺术馆、康平艺术馆、刘季平少年儿童图书馆正式开放。创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示范园区1家。杂技剧入选全国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填补全市空白。杂技、小品、舞蹈先后获“金菊奖”等国家大奖,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栟茶古镇即将试开放,国清寺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引领保障作用显著提升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蝉联全省基层党员冬训工作示范县,获评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党史学习教育特色鲜明,中共如东第一支部纪念馆建成开放,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丰富多彩。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和镇党委换届工作,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满意度持续位居全市前列,“三项机制”和考核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四位一体”工作法、“产才融合”工作法入选全国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五突出五推进”三年行动计划,“一镇一域一品”、非公领域融合党建等品牌效应不断彰显,教育引领群众“四四”机制、“红色引擎”项目先后荣获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统筹推进各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围绕“三大攻坚战”、安全生产、疫情防控、违法违规“小化工”整治、危化品整治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取得明显成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大惩治力度,累计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104件,汇聚了众志成城、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