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悟革命史,力行新时代”党史教育实践团,结合“学、思、悟、践”四步走的设计思路,以抗战胜利76周年为契机,围绕南京大屠杀这一日本侵华历史事件开展一系列云调研和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们知荣辱、明是非、立高行。
活动前期,实践团成员分为5组,通过学习强国、中国知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网等平台收集相关资料收集。实践团成员认真梳理史实脉络,深度挖掘内涵,从南京大屠杀历史回顾到国内外观点碰撞,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到热点话题讨论展开翔实调研。
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郭则恒、任政、张恒等学生在山西朔州、河北秦皇岛、安徽合肥等地,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开展疫苗接种登记排查、志愿者信息统计、社区测温查码、环境防疫消杀等工作,郑宏涛前往江西四十里街镇下街村对参与疫情防控的村干部进行采访,了解一线社区工作者的日常和辛苦,多角度去感受疫情之下显现的英雄本色。
实践团成员利用腾讯会议开展线上研讨,对各自调研情况进行交流与学习。任政带领成员线上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浏览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和“三个必胜”主题展;高雍强、郭则恒与大家共同学习了《不能忘却的历史——东京审判》《关于外籍人士见证的南京大屠杀暴行》等微课,对当时国内外形势进行分析,了解中国人民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的抗争史。郑宏涛通过整理习近平总书记活动纪实,深刻体会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的含义。吴文皓通过多个平台搜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视频、照片和故事,揭露了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汤君婷通过“万人坑”遗址、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参与东京女性国际战犯法庭、张哲瀚参观靖国神社等事件,引导实践团成员深入思考。
和平、合作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虽然如今硝烟已散,但仍要以史为鉴,只有用历史映照现实,才能更清晰地看向未来。高雍强说,通过本次调研让他们充分了解到南京大屠杀真实面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铭记历史,居安思危、团结一致、敢于斗争。郑宏涛说,看着视频中遍地的尸体,看着纪念馆前那抱着孩子仰天长啸的母亲的雕像,他陷入了沉思,绝不能因处于和平的环境而忘记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