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近视?听听专家怎么说 | 南通发布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全国第二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并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要求建立中小学生视力定期筛查制度,开展视力不良检查,筛查频率每学年不少于2次。18日,市一院眼科专家提醒:近视防控的策略很多,最重要的是控制用眼距离和时间以及户外活动。

近几年,近视早发性、重度化日益严重,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开始近视了。专家表示,在所有的近视防控的方法中,不论是红光治疗、阿托品、角膜塑形镜,还是调节力训练等,都要基于距离和时间的控制。把距离和时间控制好了,其他的防控手段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如果距离和时间完全不控制或控制不好,任由孩子趴的很近写作业或长时间玩手机,其他手段的防控效果会大打折扣。

那么,怎样控制近距离用眼的距离和时间呢?“就是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市一院眼科主任宋愈介绍,比如,近距离用眼的距离要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读书写字时胸口距离桌子一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33cm),握笔手指距离笔尖一寸;近距离用眼的时间要做到“20-20-20法则”:每近距离阅读(写字、读书、用电脑等)20分钟,眺望6米(20英尺)以外20秒。

然而,近视防控的每一种防控方法都有效果好的人群,也有无效的人群,所以需要长期持续的效果监测。市一院眼科提醒:在近视进展期,每3个月复查一次眼轴,然后根据前3个月的变化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方案,如果前期效果好就继续坚持,如果效果不好可能就需要调整和改变方法,其实只要能控制住眼轴就是好方法,如无恶化则不需要调整。

眼下,崇川区2021年度学生常见病监测工作正在进行中,市一院眼科也抽调了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学生近视率监测工作。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崇川区疾控中心通过家长课堂、教学环境监测干预、家庭课桌椅高度调查干预、台灯照度检测等一系列的活动,对影响孩子视力的不利因素进行干预和纠正,旨在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病率,减缓近视的进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