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至25日,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高晓兵到南通调研养老服务和长期照护保险工作。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沙维伟参加调研活动。市委书记王晖,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新明,市政协主席黄巍东参加相关活动。
高晓兵一行先后到市阳光老年公寓、市社会福利院、市北护理院和愉色而养高店长者驿家,仔细察看养老服务设施的硬件环境和配套设施,详细了解养老服务机构、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发展历程、运营模式、资金保障、人员配备及长期照护保险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情况,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并与入住老人亲切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享受长期照护保险政策情况。调研组一行还走访了市照护保险服务中心、抚理南通照护服务有限公司和华录健康养老服务南通有限公司,仔细询问长护险经办机构和服务机构的经办事项、经办流程、服务范围、服务标准及管理机制等。
调研期间,高晓兵主持召开南通市长期照护保险工作汇报会。市医保局、民政局、财政局、卫健委、医保中心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结合各自职责,围绕南通长期照护保险工作开展情况作了汇报,相关养老机构及照护公司代表也作了交流发言。高晓兵与与会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对南通养老服务和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南通在全国率先创新开展长期照护保险,将长期照护险与机构养老、居家养老进行深度融合,工作理念先进、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以实际行动赢得民心,以具体成效取信于民。
对下阶段南通的养老服务和长期照护保险工作,高晓兵明确提出努力方向和工作要求。她指出,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事业发展及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系列决策部署,结合南通深度老龄化社会实际,主动作为,深入研究,掌握更全面的基础性数据,探寻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规律,强化政策导向,尽快建立独立的长期照护保险标准体系;要加快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搭建部门合作平台,加强联动配合,建立和完善长期照护保险执行监管体系;要做好资源对接,推动长期照护保险与养老服务更好融合,引领推动社会资源更多更积极地运用于养老服务领域;要立足于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明晰医养结合的养老院、护理院之间的关系定位,规划好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推动南通养老服务行业加快规范化标准化进程,让老年人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市领导王洪涛、黄卫成、赵闻斌等参加相关活动或陪同调研。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将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供给和质效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度发展的首要任务。我市先后被列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医养结合试点、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及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首批试点地区。2015年,南通在全国率先“破题”,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通过“政府补一点、保险贴一点、个人出一点”,建立起老年人失能照护成本共担机制,并将其作为独立的社会保险“第六险”,列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有效减轻了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和事务负担,促进了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截至目前,社区养老服务四级网络实现全覆盖,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197处,总床位达到9万张。“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全面推开,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41.3张。全市享受照护保险待遇的失能失智老年人近5.2万人,累计居家服务243.5万人次。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我市在民政部、财政部组织的第二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综合评估中获评优秀地区,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0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中,养老服务领域满意度得分排名全国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