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津湖》想起二伯 | 南通发布

大家都说《长津湖》情节感人,是票房收入超50亿元的好影片。周末我陪妈妈用了三个小时,从头到尾看完了这部电影。看完电影,我的心里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悲伤,也格外思念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二伯葛明亮。

长津湖地形复杂,是场异常激烈的战争。美军的飞机在空中盘旋,随着一阵阵轰隆隆的声音,一个个巨大的炮弹投了下来,许多的树木被烧成了灰烬,无数的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整座山都染成了血红色,让人揪心。当时气温零下四十多度,美军吃的是鸡肉鸭肉,而我们的战士却只有几个冻硬的生土豆。在极其寒冷的冰雪天气里,志愿军战士们用身躯树立了我们的军魂。

在长津湖战斗中的每一个志愿军都是平凡人,但每个人都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英雄,只是当危险降临的那一刻,他勇敢地参加战斗,凡人就变成了英雄。

是什么让志愿军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在那段艰苦岁月中保家卫国?一位叫梅山的志愿军说了这么一句话:“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

我的二伯葛明亮也是一名志愿军战士,从遗像中看是一个英俊高大、气宇轩昂的军人。小的时候,常听长辈们讲二伯的故事,讲他在抗美援朝中进行残酷的战斗,不怕牺牲、英勇作战,屡获嘉奖,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

▲二伯的戎装照

二伯是炮兵汽车驾驶员。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之下,负责开车运送炸弹。有一次,他开车进入了敌人的伏击圈,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虽然我军的装备还不够先进,但二伯利用汽车驾驶的优势,猛攻敌人的弱点,向着敌人开去,把敌人吓得魂飞胆丧。他机智地突破敌人的包围圈,迂回地把炮兵汽车开了回来,使我们的军事装备没受一点影响。为此,他荣立二等功。抗美援朝胜利后他回国,两年后因战争落下病痛医治无效去世,时年36岁。如果二伯现在健在,他还能享受到离休干部的待遇。我虽没见过二伯,但二伯的光辉形象却一直刻在我的心里!

▲二伯的立功证书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场战役,这是出其不意的当头一棒,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从此,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一起进行了为期两年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从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开战,最终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中部的三八线实现了停战,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目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动摇了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改变了世界的战争格局。71年过去了,志愿军的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了几代中国人的血脉灵魂,成为中华民族面对挑战,敢于斗争、战胜一切困难的宝贵财富。

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着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电影里的一个个凡人中,也许就有我二伯的身影。二伯的一生震撼人心,使我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二伯那代人为新中国的和平事业浴血奋战,没有的吃,没有的穿,生活工作那么困难,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能够幸存下来多么不容易。作为家族的小辈,我们更加不能忘却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要把抗美援朝精神弘扬下去,传承好红色基因,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