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饲养量达80万只!走进“国家级畜禽保种场”海门种羊场 | 南通发布

2021年12月14日在“国家级畜禽保种场”海门种羊场拍摄的画面。据了解,海门山羊年饲养量保持在80万只左右,海门山羊产业已成为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海门山羊又称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是肉皮毛兼优的地方良种,也是我国唯一生产优质笔料毛的山羊品种。羊肉鲜嫩可口,肥而不腻,红烧海门山羊肉闻名全国;羊皮致密柔韧,是制作高档皮革产品的理想原料;羊毛富有弹性,是文房四宝中湖笔制作的上等原料。

近年来,海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海门山羊产业发展,出台了政策意见,加大了财政投入,促进了适度规模养羊的稳步发展,形成了规模化养殖和千家万户散养相结合的产业格局。目前海门山羊良种繁育体系逐渐形成。全区目前山羊存栏量43.14万头,比去年同比增加4.59%,其中规模养殖存栏量14.67万头,同比增加6.30%。逐步建立了以国家级畜禽保种场(种羊场)为核心,以三厂金盛羊场、常乐绿羊谷羊场、余东东方雁羊场为良种扩繁场,以祥荣、福䘵寿、大胡子等规模养羊场为示范基地的海门山羊良种繁育体系。

海门区被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列为全国仅有的两个“一县一业”肉羊特色产区之一。产业经营体系日益完善。形成了以东方雁、海扬、祥荣等企业为龙头、山羊协会为纽带、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规模养羊户为基础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全区已发展100只以上的规模羊场224个,千只以上的规模羊场28家。现有山羊屠宰场4家,山羊肉深加工企业4家,从事红烧山羊肉包装销售和自用的餐饮企业近100家,全年深加工山羊20万只,年产红烧海门山羊肉5000吨,年销售额达4.62亿元。海门山羊逐步走上了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