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访了正在南通报业大厦三楼举办的“中国南通·首届景德镇百年名人陶瓷精品绝品展”。据主办方介绍本次陶瓷展自12月25日开始,2022年1月23日闭幕,由景德镇陶瓷研究院、景德镇名瓷研制中心、南通金氏堂科技联合举办,本次陶瓷展在元旦假期间共接待参观入数约3万人次,得到了广大陶瓷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本次“中国南通·首届景德镇百年名人陶瓷精品绝品展”参展作品近四百余件,云集了清末民初“珠山八友”、第一代“陶瓷美术家”、著名老艺人赵惠民、张景寿、毕渊明、余文襄等人的绝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李峻、徐亚凤和教授宁钢、王卫国、凌宗正等陶瓷艺术家近年来的精品;以及一批中青年陶艺大师许飞岩、涂少波、冯通亮、邓羲频、岑传论等人精心创作的代表作品。同时将景德镇多年来作为国礼的《吉祥如意》56头中餐具、获国际金奖的多套餐具、茶具都云集一堂,供广大陶瓷爱好者欣赏选藏。
在众多的展品中有一件雍容华贵、色彩艳丽、大气端庄的《中华瓷王》作品吸引了笔者的眼球,为一探其神奇,笔者找到了在场的著名陶瓷艺术家邓羲频先生,据其介绍,此件作品原作全球仅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为清乾隆朝制作,高约87cm,口径约27cm,足径约33cm。 瓶敞口,束颈,颈下渐广,瓜楞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为贴金彩夔形耳。全瓶从上到下共分16段釉彩,各种彩釉间以金彩圈线相隔。口部饰金彩、紫地粉彩、绿地粉彩各一周。颈部饰仿哥釉、青花、松石绿釉各一周。肩部饰窑变釉、斗彩。腹上部饰粉青。腹部饰12个霁蓝地描金开光,内中彩绘吉祥图,其中6幅为花卉、蝙蝠、蟠螭、如意、万字带等组成的寓意"福寿万代"的图案,另外6幅为"三阳开泰"、"丹凤朝阳"、"太平有象"、"吉庆有余"以及楼阁山水、博古图等。腹下及足部依次饰哥釉、青花、绿地粉彩、红地描金、仿官釉、霁蓝釉描金等。底部豆绿地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瓶身纹饰亦繁复多样,有缠枝花卉、缠枝莲纹、团花、焦叶纹、回纹、勾菊纹等。此瓶集历代多种工艺和技术于一器。如此众多的釉、彩,配方及烧成温度都不相同,需按釉下、釉上及高温、低温的不同要求,多次反复入窑烧成,工艺极其复杂。而如此多样的釉彩、纹饰又安排得主从协调,错落有致,浓淡相间,井然有序。此瓶造型雄浑,纹饰繁缛,色彩绚美,巧夺天工,堪称是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的"活化石"。它的烧制标志着中国古代制瓷工艺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为集大成之做,因而有"中华瓷王"的美称。
中华瓷王。
此次展出的系景德镇名瓷研制中心历经5年,集中心艺术家集体心血复制,为了使复制作品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物的韵致,复烧初期先是派专员到故宫博物院参看原品,再经过多次试烧样照,采用清代传统工艺和原料,手工制坯,手工绘画,柴窑烧制,几乎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用肉眼根本无法辨别。本次制作工艺已经完全达到甚至超越了乾隆当时的官窑水平,因此自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