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壬寅年,中国生肖虎年,中国邮政首次和冯大中老师合作,推出中国生肖虎年邮票,冯大中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人”, 艺术界有这么一句话: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黄胄画驴、冯大中画虎。冯大中是国家一级画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品多次获国家重要奖项,18件作品收入中国美术馆,他画的虎曾拍出3680万高价!
正在南通报业传媒大厦三楼举办的“中国南通·首届景德镇百年名人陶瓷精品绝品展”上有一对冯大中老师与景德镇国家一级美术师邓羲频合作的虎王国画瓷《福兆天下》正在展出,记者闻讯赶到南通报业大厦,亲眼目睹了当今第一套国画与陶瓷结合的艺术品《福兆天下》,令人叹为观止!
主创者之一邓羲频老师向笔者介绍虎王国画瓷《福兆天下》是将冯大中先生创作第一幅生肖虎国画立体呈现于陶瓷之上,运用多种景德镇传统装饰技法,惟妙惟肖地体现了虎的姿态和神韵,在两大国粹艺术之间产生美妙的衔接,行笔运线、浓淡干湿都掌握得恰到好处,既蕴含国画的意境,又显现出陶瓷的华贵,堪称当代国画陶瓷巅峰之作。
虎王国画瓷《福兆天下》不仅将中国工笔画法的表现力推向了极致,更结合了多种中西绘画艺术:既有纤毫毕现、生动传神的生肖虎,也有虚实飘渺的高山流水,无不展现着万物的生机与自然界的诗意,无论是“皇家富贵”的重彩浓艳,还是“徐熙野逸”的落墨淡彩,无论是工笔还是没骨点染,其变化之丰富、技法之精湛、传神写照之细腻均已成为国画瓷最高艺术成就的楷模。
冯大中“生肖虎画”的首次立体呈现,是60年来第一款“立体国画艺术瓷”!
工笔重彩
工笔重彩即通过线条的勾勒和重彩的多次渲染使作品厚重、大气。《福兆天下》突破性地将国画的画法运用到陶瓷绘画上,大面积使用工笔画重彩,使得虎气韵生动,千万根虎毛根根分明,色彩艳丽,深浅不一,表现出虎纹的层次和动感
写意画法
《福兆天下》在山水云雾部分不拘于法,不牵于物,随性晕染,一气呵成,既能很好地表现出画面的意境,同时与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对比,使得整个画面丰富立体,疏密有致,富于变化。
没骨画法
没骨法是界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画法,是中国画传统花卉的一种画法,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福兆天下》瓶在松树部分使用了这种没骨画法,不勾轮廓,下笔无悔,笔笔显示松树的遒劲。
集多种陶瓷釉上彩工艺于大成,最具国画表现力的装饰技法
《福兆天下》生肖国画瓷运用了珐琅彩、粉彩、新彩等多种原料和工艺烧制而成,这是自古以来国画瓷的一大突破。不同的釉料,烧制温度也不尽相同,须经多次入窑方可烧制成功。每一次入窑,风险就要增加几倍,成品率低到令人痛心的地步,而失传200年的珐琅彩工艺的运用,更使每一件《福兆天下》生肖国画瓷都是难得的珍品。
“最具国画表现力的陶瓷工艺”新彩
《福兆天下》老虎部分采用新彩绘制,图案刻划入微,细腻至极,即便在放大镜下,老虎的毛发仍然纤毫毕现。最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充分表现原作虎的神韵,陶瓷大师极尽新彩工艺之所能,仅虎睛部分就经四次上色,四次入窑,烧制而成的老虎造型立体生动,直欲破壁而出。
“东方艺术明珠”粉彩
粉彩自初创伊始,绝大部分被用于国画瓷的装饰,其效果简直是国画在陶瓷上的再现,不同的只是把宣纸变成了瓷胎。《福兆天下》部分画面使用了粉彩装饰工艺,色彩柔和饱满,浓淡富于变化。
“失传200年的宫廷御用工艺”珐琅彩
珐琅彩创烧于康熙晚期,盛于雍正、乾隆时,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从创烧到衰落都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是平民难得一见的御用品,在世界上享有“彩瓷皇后”的美誉。珐琅彩自清末就已失传,目前全世界珐琅彩瓷总量仅有470件左右。《福兆天下》生肖国画瓷凭借景德镇市瓷局权威专家的努力,历经数百次实验,终使失传了200年之久的国宝级工艺珐琅彩再现于国画陶瓷上。
堆白
堆白是指使被描绘的景物凸起而具有立体感的绘瓷方法。《福兆天下》玉兰花图案运用了堆白,通过使用大量白色粉彩颜料,以逐渐增加颜料厚度的方式烧制而成,画面层次表现完美,立体感极强,所描绘的花朵呈现淡雅、清丽的艺术效果。
鎏金
《福兆天下》的口沿部分采用了鎏金工艺,彰显盛世国宝的雍容华贵。 在瓷瓶底部,九只蝙蝠挥展祥翅依次排开,并环抱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书写的“福”字,按照中国传统的吉祥习俗,“蝠”与“福”“富”谐音,九蝠与九福结合起来寓示福在眼前,幸福美满之意。
本次陶瓷展荟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家、陶艺大师的绝品、精品;适合商务馈赠的高端餐具、茶具,风格各异、材质多样、款式丰富、品种齐全;展览集艺术性、收藏性、科技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本月23日结束,广大市民可以在此日前前去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