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六院“互联网+护理”暖心在线!手机下单,上门服务即刻送到 | 南通发布

临近春节,南通市第六人员医院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依旧温馨在线,患者或者家属只需在手机下单,医院在评估后就会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上门,提供留置更换鼻饲管、导尿管、造瘘管、引流管等26项上门护理服务。春节期间,这项服务也照常开展。两年来,这项暖心的服务惠及292个家庭。

专业护理 贴心服务

1月21日,天气晴好,黄老伯躺在床上,阳光透过窗户照耀进来,床头数枝腊梅馨香氤氲,他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在等一位“老朋友”。

9点刚过,熟悉的声音响起。“黄老,我来啦,今天感觉怎么样啊?这两天你的手有没有锻炼啊?”听到这亲切的问候,黄老伯睁开眼睛,高兴地说“护士长好!”对老人来说,赵宝芳护士长已经是他的亲人之一。自从2021年10月女儿为他在手机上下单以来,赵宝芳已经上门护理了13次。

82岁的黄老伯三年前查出肺部肿瘤,因为疾病的困扰和化疗后的副作用,去年10月起身体每况愈下,一直卧床,但需要每两周定期维护PICC导管。这对于老人和女儿来说,都非常苦恼。“他根本起不了床,如果去医院,还需要担架,老人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自从知道南通六院有上门护理这项便民服务,老人的女儿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给父亲下单。当天接单的便是有着20年护理经验的赵宝芳。“护士长很热心,每次来不光耐心地换药,还给他翻身拍背排痰、手脚功能锻炼,我们真是感谢她!”专业贴心的服务,让一家人感动又温暖。

赵宝芳说,能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使黄老伯这样的患者得到便捷服务和健康指导,不仅满足了患者的院后需求,也让自己的医疗初心得到了升华和沉淀。

常常帮助 总是倾听

1月26日上午,南通六院男护士张刚杰接到一个派单,前往怡园北村为一位七旬老伯更换导尿管。

张刚杰是一名国际伤口治疗师,擅长处理难愈合创面、压力性损伤、糖尿病足和下肢动静脉溃疡等各种慢性创面,已有10年的护理工作经验。作为一名男护士,他有着一些先天的优势,比如接到需要为男患者更换导尿管的下单,医院护理部便会派他前往。

对于上门护理,张刚杰有着自己的感悟。“我去过一户人家,是一个长期留置导尿管的老人,83岁,身体不怎么好,上门护理了三次。可能因为子女白天要工作,我去了三次都没有见过他们,一直都是电话联系。看得出来,老人比较孤单,每次去,又是拿苹果,又是留吃饭,非常希望我能留下来多陪他一会儿。”每次张刚杰都会多陪老人坐坐,聊聊天,他还给老人留了手机号,作为专线电话,让老人随时可以电话他。

“还有一位患者,膝关节内固定取出术后需要定期换药,每次去都是他一个人在家,子女在外地工作。我问他自己在家吃饭怎么办,他说就拿一个篮子挂在脖子上,把饭菜放到篮子里,然后拄着拐杖一点点挪到微波炉跟前热一热。”有两次下夜班后,张刚杰又专程来到这位患者家里,不为别的,就只陪他聊聊天,帮他热顿饭。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他们想要的也许是陪伴胜过护理。”张刚杰说。

用情践行医学责任

2020年1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想群众所想,做好一件“小事”——在南通地区率先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患者或者家属只需在手机下单,医院在评估后就会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上门,提供留置更换鼻饲管、导尿管、造瘘管、引流管、PICC导管和伤口、造口护理等专业护理,产后护理、催乳通乳、新生儿抚触、沐浴、测黄疸等母婴护理服务,以及血糖监测、慢阻肺、高血压慢病管理等二十六项安全、专业、便捷的上门护理服务,全年无假日在线守护。

因为被需要,因为被期待,两年来,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足迹遍及南通的每一个小区、乡村,从管道的维护、气道的护理、压疮的护理到功能锻炼、心理疏导、饮食起居指导,使患者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得到了专业、便捷的服务和健康指导,赢得了292个家庭的信任和信赖。

“癌症、中风、慢阻肺、糖尿病足,又或者是因意外而受伤、手术,出院后,持续专业的定期护理是患者康复和生命延续的重要支柱。让居家康复、行动不便人群居家护理有所依、有所盼,其社会意义从某种层面上来说甚至超过了‘治愈’。” 市六院护理部主任陆芹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