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冬春交替季节性疾病多发以及春节期间饮食、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影响,春节过后,市区各大医院就诊患者量持续增多,形成了一股节后就医的小高峰。
雪后摔伤患者增多
正月初七,一场纷纷扬扬的雪花抢占了朋友圈的“头条”,但对于广大市民的出行却危机四伏,雪花飘落到地面,踩上去滑溜溜,一个不注意就人仰马翻,很具有“杀伤力”。记者从南通六院(上大附院)了解到,受下雪天气影响,因摔倒来急诊外科就诊的患者比平时明显增多,占到了半数,多为中老年人。
当天上午9点左右,74岁的何老伯骑电动车和老伴吴大妈出门,经过积雪湿滑路段时轮胎发生打滑,他和老伴双双从电动车上摔下,有不同程度的受伤,随后被120送往南通六院就诊。经检查,何老伯为左侧胫骨平台骨折,吴大妈为左膝软组织挫伤,目前已在该院接受治疗。
南通六院副院长、关节外科主任邓建华介绍,雪后气温骤降,人体骨骼、肌肉、关节等的协调能力减弱,如果控制不好平衡摔倒,容易导致骨折,且雨雪过后路面湿滑,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摔倒后造成腰椎、髋部、桡骨远端等部位骨折,尤其是老年髋部的骨折。
他提醒,出现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尽可能减少老人的外出,如有出行必要,需要穿上防滑鞋或者旅游鞋,行走与开车都要尽量匀速慢行。一旦摔倒,不要慌张,若出现上肢疼痛、肿胀等症状,在自己可以行走的情况下,应尽快到附近医院就诊;如果受伤部位疼痛难忍,稍微活动疼痛加剧,并出现肿胀等症状,则可能骨折,不要急于扶起,不要随意背抱伤者,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呼叫救护人员送医院及时治疗。
呼吸科病房一直满床
这几天,市区各大医院的呼吸科门诊也人满为患。
“喘得厉害,有十天了,刚开始还没有那么重,春节里就一天比一天严重,现在连路都走不了了!”2月7日, 70岁的黄老伯来到市六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就诊。该中心主任赵焕给老人做了肺功能检查,明确老人有气道阻塞,情况还挺重,得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就是俗称的“慢阻肺”。
“忙,非常忙!”赵焕告诉记者,这几天门诊量明显上升,晚上急诊的病人也不少,病房每天都要收治二十个患者,大多是慢阻肺、支气管扩张、哮喘、肺部感染的。“一来是这几天确实冷,很多有呼吸基础疾病的老人没能扛住,本身年纪大了免疫力就低,再加上气温下降,很容易急性加重;还有些病人过年期间想在家里拖一拖、熬一熬,结果越拖越严重,所以我们呼吸科三个病区几乎都是满床状态,而且重病人较多,很多都用上了呼吸机。”
赵焕提醒,呼吸道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的将导致复杂型的感染、呼吸衰竭,甚至肺性脑病而危及生命,市民要注意自我防护,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加要注意。如果出现咯血、痰中带血、胸闷等表现,应到医院就诊,做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节日“吃伤”患者增多
“春节期间聚餐比较多,可能是‘吃伤了’。”连续在外面大吃了几顿后,2月8日,24岁的小周出现了腹痛、腹泻的症状,来到南通六院消化内科就诊,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消化内科主任姜树中介绍,在节后就诊的患者中,比较常见的除了像小周这样的急性胃肠炎患者,还有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胰腺炎等,其中很大一部分病因是春节期间不合理饮食造成的。
姜树中介绍,春节是消化道疾病的多发期,因节日期间饮食不忌口、不节制,休息又不规律,非常容易增加发病概率。尤其像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发作时,病人会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甚至会发生多脏器功能不全,此时应当马上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否则会引起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他提醒,一定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少进食或避免进食高脂食物及油炸的食物。一旦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同时,春节期间吃得太油腻,节后记得节后宜清淡饮食,给肠胃“减负”。
过了正月十五,才意味着春节彻底落幕。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节后应调整饮食和睡眠,保证规律的作息与合理的饮食结构,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