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情暖数十载 虎虎生威再开新局 | 南通发布

南通市红十字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始终把与群众休戚相关的“三救三献”(救灾、救助、救护、献血、献造血干细胞、献遗体人体器官)作为重要职能工作,以关爱困难群众、帮助最易受损害群体为己任。新春伊始,南通市红十字会通过多个人道项目,开展访民情送温暖活动,持续对困难群众进行精准帮扶,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入千家万户,将温暖送入群众的心间。

暖暖“农”情 博爱到家

1月18日上午,由中共南通市委组织部、市红十字会共同主办的2022年南通市“博爱送万家”暨“暖暖‘农’情”新春送温暖系列活动首场活动在海门区海门街道月亮湾社区举行。南通市政府副市长陈冬梅,市政府原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朱晋,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陈鹏军,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钮曦等领导出席活动。活动现场,市、区领导分别向驻村第一书记所在村的困难群众代表送上新春祝福和慰问品、慰问金。

市委组织部和市红十字会联合开展的“暖暖‘农’情”项目,已坚持11年,先后有700多名驻村(社区)第一书记积极参与,累计募集救助资金564.8万元(含市红会配套),2万多户困难家庭从中受益。此次“博爱送万家”暨“暖暖‘农’情”新春送温暖系列活动首场活动,市红十字会、海门区红十字会共安排救助款物共计68.2万元,让困难群众都能过上欢乐祥和的春节。

爱心年夜饭 情暖寒冬


1月25日,由市文明办、总工会、红十字会、工商联主办,市饭店与餐饮业商会、市旅游协会联合承办的南通市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系列活动——2022年第十六届红十字“爱心年夜饭”捐赠活动在南通市更俗剧院举行。市政府原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朱晋,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尤春出席活动。千余份承载着满满爱心暖情的新年“福袋”整齐排列在更俗剧院广场上,包含着米油蛋肉等十样年货。

自2007年以来,我市广大餐饮人及爱心人士已连续15年积极参与“爱心年夜饭”捐赠活动。在350多家餐饮、食品企业的热心支持下,累计共向13000多个特困家庭、数百个外来农民工家庭、数十个敬老院以及环卫工人、十佳少年、留守儿童等群体捐赠年夜饭和新年礼物,受助群众超过6万人。每年一度的“爱心年夜饭”捐赠活动成为了南通精神文明现象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心系汉中 情谊绵长

1月16日,南通市红十字会将10万元防疫抗疫款和一车承载着南通人民爱心的物资发往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款物均于第一时间抵达。在得知古城西安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后,南通人民心系汉中。通过南通市红十字会的积极筹措,向爱心市民和企业发出倡议,定向募集物资,捐赠陕西汉中宁强。此次募集活动,共募集4吨84原液、2000个面屏,有力支援了宁强的防疫抗疫工作。南通人民希望这批物资能让汉中宁强的群众感受到来自南通的爱和温暖。

真情慰问 送新春祝福

1月21日下午,南通市红十字会组织四组人员,走进磨刀老人、失独老人、特困家庭、困难职工等家庭,送去寒冬里的温暖。

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钮曦一行专程来到天生港镇街道五星村“磨刀老人”吴锦泉家中,关切地问起老人的饮食起居和家庭情况,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将精心挑选的帽子为老人试戴,并嘱咐老人,“您每天走街串巷,磨菜刀、磨剪子不容易,还是要保重身体,量力而行做好事。”吴锦泉笑着说,“我活到老、磨刀到老、捐献到老!这是我最开心的事!”

党组成员、会长助理朱建新一行来到了市红十字会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结对社区——狼山镇街道同心社区走访慰问。为失独老人陈汉芳、王志平一家送上了被子、米油等慰问品。并委托街道社区的同志,代表红十字会慰问了其他25位困难家庭。

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尤春一行走访慰问了张卫明等3户因病致困的特困家庭,嘱咐他们,既要心态乐观也要保重自己身体,党和政府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他们的。并委托街道社区的同志,代表红十字会慰问了其他27户困难家庭。

带着牵挂和关怀,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四级调研员孟纬鸿一行再次来到困难职工刘景慧家中走访慰问。孟纬鸿勉励她们要继续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日子会越来越好,同时叮嘱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要继续关心好景慧一家,多途径给予必要的帮助。

寒冬送暖 服务“三下乡”

19日,南通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在通州区西亭镇草庙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南通市红十字会作为联合举办单位,通过现场急救演示、互动问答、发放安全救护手册等方式,教授包扎、救护知识和技能,吸引了不少群众的关注与参与。乡亲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之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也送出臂包、绒线帽等暖心惠民的小礼品,不仅把知识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也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和心坎上。

岁寒情深 慰问麻风病残老村

1月27日,南通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钮曦,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兵一行,带着浓浓的关心与春节的祝福,走访了如东县和通州湾示范区的麻风病残老村,看望慰问麻风病休养员及麻风病残老村工作人员。市红十字会还给老人们准备了被褥、大米、新春礼包和御寒的绒线帽,老人们十分高兴,尽管很多人行动不方便,却还是高高扬起手来打招呼,连连感谢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平安关爱 人生无毒

“人生无毒”红十字基金由南通市红十字会和南通市禁毒办于2018年联合设立,主要用于救助涉毒贫困家庭的未成年人子女,成立至今救助困难涉毒家庭未成年子女50人。

春节前夕,市公安局开发区禁毒办组织辖区各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专职戒毒社工与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启航公益志愿者、“人生无毒”基金会工作人员赴海安、如皋、海门、启东等地开展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其间,一行人走访慰问了9个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和“人生无毒”红十字基金慰问金,工作人员们耐心听取和记录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和意见,在做好吸毒人员家属思想工作的同时,鼓励涉毒人员以健康的心态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爱一线牵 一起向未来

这个冬日,“关爱”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一股爱心暖流在通城涌动不息。南通市红十字会定向捐赠江海晚报“关爱一线牵”20万元,开展系列“关爱一线牵”红十字爱心行动。1月初开始,实施的“温暖冬日”系列,一周一个群体,一周一次走访,节前忙碌加倍,温暖加倍,收获的感动亦加倍。活动先后慰问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伤残退役军人、困难环卫工人、外来城市建设者等四类群体,为219名关爱对象送去了寒冬温暖,感谢他们为这座城市的坚守和付出。

5日,恰逢“小寒”节气,冬雨绵绵,但严寒抵挡不住关爱的脚步。南通市红十字会和“关爱一线牵”栏目组一同慰问了部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感谢他们的大爱与无私奉献。  从2004年到2021年,南通用了17年时间,实现了从0到60的突破,这60人中,有医务工作者,有人民教师,有公务员,有私企业主,还有大学生。有的当时刚过20岁,有的已经年近半百。正是因为他们的大爱善举,挽救了60个濒临死亡的生命,重燃了60个家庭的希望。

退役军人回馈社会的故事数不胜数。12日上午一大早,南通市红十字会、南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关爱一线牵”栏目组一行人,驱车前往海安,看望慰问了3位老兵,并听他们讲述那些英勇奋战、激情燃烧的岁月。2021年以来,南通市红十字会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开展“情暖江海·困难退役军人关爱行动”,为困难退役军人家庭排查安全隐患,提供真情服务。

19日上午一早,南通市红十字会、市城管局和“关爱一线牵”栏目组一行人,带着爱心物资,上门慰问困难环卫工人。南通市红十字会“关爱最美环卫人”项目已慰问救助环卫工人款物累计达近百万元,也已经成为市红十字会“项目化筹资,品牌化救助”的代表性项目。

26日,室外寒风瑟瑟,但深冬的寒冷挡不住送关爱的脚步。南通市红十字会、南通报业传媒集团、市交通运输局一行人走进南通绕城高速项目施工现场,为留通过年的外来城市建设者送去新春的问候,为工人师傅们送上了被子、米、油等爱心物资。

“温暖冬日”是“关爱一线牵”红十字爱心行动的开篇,接下来还有“春风送暖”、“清凉夏日”、“爱在重阳”三季主题关爱行动,关爱的触角会延伸到更多人群。

2022年,南通市红十字会将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在党和政府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认真履行职责、主动担当作为,继续讲好南通红十字故事。在巩固“磨刀老人”公益品牌、“造血干细胞捐献群体”文明新风典型等现有品牌基础上,不断培育打造更多红十字工作品牌与典型模范,为南通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